第1141章 战时状态(1)(3 / 3)

帝国行 督金卫 5745 字 2019-09-20

电报网络,并由各郡郡府为交换基站,开始建设郡内电话网络,同时应各国诸侯要求,咸国开始向各国铺设电话线路,建设相应的配套变压站和基础设施。

二月期间,咸国召开技术大会,就生产木柄手榴弹万石船建造技术万斤五万斤炼炉卫生防疫与各国协商转让协议,同月初步达成协议,咸国将在咸西南郡邵平城,开办联合陆军学院,诸侯选派武官和人才前往学院受训,学习现代战争思想和先进技能。

三月,永兴城首艘实验型硬壳空艇建成,升力仅有二十一石,气囊采用东原氦气田开采的氦气为气源,下端吊有金属吊舱,使用一台六缸柴油与螺旋桨机为动力,最高时速达到了每小时仅三十二里。

经过两个多月测试和改进,八月陆续建成两艘升力五十石空艇,但仍仅限于试验采集数据和局部应用。

百里燕目标是明年建造出升力一百石至一百五十石的空艇,使用四台或六台六缸机作为动力,时速应该在四十公里以上的中型空艇,用于思水江跨江铁路的建设,同时也用于空中警戒侦查空袭和电线电缆的架设,特种设备的调运等等。

由于载重过小,气囊下的人员吊舱会占据更多的有效载荷,建造初期和使用费用也不便宜,因此用于单纯的运输补给成本将会很高。

跨海远征,打的既是武器装备,更多打的是后勤,由于涉及传播,不可避免的会与船舶运力直接挂钩。

船舶越多,总吨位越大,总的运输量越高,所能运输的货物兵力越多,反之已然。

因此越多击沉船只,等同于敌方损失更多的运输力量。

因此无论是一战的无限制潜艇战,还是二战的狼群战术,打击的不是盟军运输船,而是运力。

同时如果每月击沉的吨位,超过每月造船吨位,就能迫使涉海远征的一方削弱涉海远征的力量,甚至完退出战争。

因此击沉更多船只,能最大程度的削弱敌方跨海远征的兵力,和推进速度。

1784年,法国罗伯特兄弟制造了第一艘氢气空艇,进入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内燃机电力的迅速发展普及,开始出现硬壳空艇。

二十世纪的头二十年,是空艇发展的高峰期,至此之后至二十一世纪之间的八十年,由于技术和理念上的制约,空艇的功能没有出现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