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寰思考着季锦昇的建议,略略点头表示同意
“就依季将军所言,即刻安排人暗中试试陆亭训动向,看他有无其他打算。”
“诺,属下即刻安排可靠之人前去试探。”
下午,鼎炀侯府传出好消息,张隽渐有苏醒,百里燕诊过脉后,下了一副“驱涣汤”,以收敛其元气,尽可能让其多活一天。
“驱涣汤”也是当下一剂名方,其有固阳滋阴,收敛心气温养肾脾的功效,民间称其为“回魂散”,大病初醒者服用三贴,可收三魂七魄,故称之回魂散。
方共计八味药,无一名贵草药,但五味有毒性,需按固定的顺序和工艺下药,以化解相互间的毒性,因此下药顺序不能搞错,炮制和水煮时间不能有折扣,否则不仅不能回神,还得送命。因此虽然不是名贵药物,但却不是普通郎中医师敢用的方子。
而且草药方学因人而异,不同人群不同时期体制都影响用药剂量,尤其是带有毒性的药物,须根据个人体质严格掌握剂量,剂量过了,轻则伤及人体留下后遗症,重则要命,如果剂量少了,则达不到治疗的效果。
现代中医草药之所以感觉效果一般,一方面是历史上频繁的战争,大量人才的损失,好的经验没传下来,造成的人才断代,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与中医医师的水平以及中医传承有关,再就是现代人营养太好,各种毛病掩盖了主要病情,变得难治,这一点百里燕深有体会。
当下人除了营养不良的,体质普遍较为健康,偶发恶性疾病几乎常规的“望闻问切”都能基本诊断,乃至临床研究发现。当然,这得建立在医学认知高度完善的基础上,有些癌症和肿瘤早期排查后,通过诊断,确实可以发现与正常脉象细微的变化。
理论上,人的生理机能和心脏的震动频率大致维持一个相对的区间,当这个频率出现长期的异常细微波动,亦或是常规频率之外的规律性波动,都意味着人体出现了些不为所察的细微变化,这些变化往往是人体出现病变的重要征兆。
诊脉很大程度上通过频率的变化,既脉象,结合“望闻问切”以判断人体病因,然后对症下药。当然,并不否认西医的先进优点,但同样不能否认中医的长处和独到的治疗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如果没有频繁战争导致的王朝更迭和人才断层,中医理论上也能进化出外科技术。同样的,中国王朝同样能演变出现代科学体系,关键在于统治阶层和权力阶层的认知广度和政策导向。
翌日,鼎炀侯神志清醒,但已油尽灯枯,只剩下半条命,咸王上午破例停朝,亲赴探望以安其心,二人单独交谈了一个多时辰。
不知咸王与鼎炀侯说了些什么,当天下午,鼎炀侯病情反复,再度昏迷,百里燕只好再输一瓶冰绒花注射液,同时让瑞田制药厂再补三份,发往陔陵
四月廿四,鼎炀侯病重的第三天,内阁会议刚结束,魏琦守在去往国政监路上焦急等着,见百里燕而至,快步上前迎去
“侯爷,八夫人来消息说,张阶又上门了。”
“哦,看样子鱼要上钩了。走,随我回府。”
“不过,姬康大人不久也到了府上,属下以为,定是姬康闻到了什么味道,所以试探虚实来了。”
“那感情好啊,也是该让他承担一些责任的时候了。呵呵!”百里燕冷笑一声,随即转道出宫。
由于晋王与范涛死活不出兵,张阶柴湘几次三番找过西寰之后也没起什么作用,于是去年八月之后,张阶便再未踏入过太子府半步,因为去了也没用,反找百里燕交易军火的次数渐多。
姬康从百里燕西寰两头均得不到消息,便只要见机行事。此番张阶再次上门,正好给了他见缝插针的机会。
片刻回到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