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章 出巡(3)(2 / 3)

帝国行 督金卫 6536 字 2019-09-20

过了话,他放低声音凑上前说

“若无腋目人,臣本是打算在臣五十岁后,用十年至十二年时间发动两场大战,先攻灭晋国,后扫平长孙,二十年内一举奠定咸国一统天下局面,而后用八至十年时间,巩固国土。

在臣百年之后,臣希望新君能先治内政十年或是十五年,至于能否横扫天下,就看大王儿孙了,臣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咸王闻讯极是鼓舞,浅浅一笑,激动抓住百里燕的手说

“爱卿放心吧,寡人的子孙定会如卿所言,得偿爱卿所愿。”

二人说话之际,后排坐着的焦木华看出了些端倪,他忙是问卢皋

“卢将军,你可发现没有,这些枪械仅能直射却不能朝天射,而且距离也似乎近了些吧。”

卢皋摇摇头头说

“不然,据永兴侯所知,此枪其实亦能如弓箭一般朝天射,只是效果确实不如弓弩见效。此外这些枪械之中,有一种两百五十步外命中人体之后仍能重伤致死,因此威力远比弓箭厉害。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小炮,最远能打两百多步,插入步军之中以增强威力,若是集中使用,效果不输火炮。”

枪弹射击多数情况下都采用直瞄,很少采用“超越射界”这种非常规的朝天射击,间接攻击敌方。

同时子弹的射速要比弓箭高的,并不利于观察,机枪尚且可以通过观察弹幕落点,但步枪就差得远了,因此步枪很少超越射界开火,更别说是滑膛枪。

正因如此,弓箭比之步枪,仍有越顶攻击的这项优势,尤其是大型的弩,结阵密集覆盖之下,杀伤力十分可观。

但弓弩之所以被枪最终所取代,主要原因有两方面。

其一,弓弩制造周期长,而且耗费木材等宝贵资源,一把好的弓,一个弓匠一年也就做三到四张,差一点的六七张。其二,开弓需要耗费大量体能,弩更是如此,因此火力输出难以持久。

而弓弩的缺点恰恰是枪械的优点,枪械生产只受工业规模和技工数量影响,因此可以批量化标准化的规模生产,同时开枪和装弹不需要耗费大量体力,火力输出持久,而弹丸动能却是普通弓箭的数十倍,甚至更高,因此热兵器取代弓弩是必然趋势。

但相较于当下的枪械,射程方面尽管比强弓上了一个台阶,威力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但志国的朝天弩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同时弓箭编列的阵形有战略纵身和人员间距,因此与步枪对阵,步枪仍有吃亏之嫌。

为此百里燕专门研发了单兵用短管榴弹发射器,一次装填四十五毫榴弹一发,最大射程三百多米。

同时步兵以一千人一个单位,亦或三千人组成四排密集紧凑队形,以减少步兵纵身厚度,如此箭阵的覆盖面大,而步兵线的面积小,箭簇不可能部倾泻在一条线上。

如此长短兵器交替射击向前推进,远有枪子榴弹,近有霰弹枪和刺刀,如此向前平推,后方跟随其他线列阵交替前进,甚至不排除穿插传统冷兵器军和骑兵阵压阵掩护,以便于向热兵器作战模式过渡。

尽管枪械好处众多,但不可回避的是人力资源和工业基础,以及军事战术和技术理念,如果没有这些,造枪根本是空谈。

从627年变法开始,至634年百里燕南征返回咸国,七八年间都做了两件事,其一搞农业,其二在永兴试点基础教育和培养基础技工。

635年至640年六年间推广数学,制定标准化,试点中等教育,网罗人才,收纳砡工派,建造动力机械与初级金属切削设备,继续扩大基础教育范围,推动人才升级。

有了前十三年的打下的基础,641年至今年工业进入快速发展,人才呈井喷式爆发增长,基础工业规模得以快速增长,产能大夫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