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2章 运动战(2 / 3)

帝国行 督金卫 5567 字 2019-10-05

“乔内史,司农大人列举之内容可行否。”

“启禀大王,预算是以蓉城战役一点五倍系数和五倍规模推算结果,因此存有出入。如果规模少于此前预计,时间还可向后延长,如大于预计,则会提前。不过国内经济极为繁荣,可用钱款充裕,钱坊库存资金足用。”

“稍后将推算依据与账目拿来寡人处,寡人要亲自验看。”

“臣领命。”

财政上,姜蛰经常伸手干预,一来咸王仍是实权君主,动军权有阻碍,若非原则性的问题,百里燕并没有理由干涉其对财政的视察乃至动用财力。

其次姜蛰继位当天,内府巨额金银财宝不翼而飞,令其对钱款十分敏感,百里燕也理亏的很,如今要打大仗,支出的钱款多如流水,姜蛰自然是相当谨慎的。

不过姜蛰有一点与姜亥很像,他不会随便指点江山,他只看结果,看到结果后,再反过头来看过程。

确切的说,百里燕发现盐枭家族大都有这么个特性,先等你落实了结果,如果好,那就好说,如果不好,三板斧等着你,这其中多少与盐枭早年走私的心狠手辣有关。因为走私这一行,中间人没什么信任可言,只有出了结果,而且是长期稳定的信用结果,才能证明你没问题。

当然,看结果再论是非是有前提的,必须有充足的资源和金钱给你折腾。

如果没有资源,没有充裕的资金,能臣要想做点什么,君主若是目光短浅心疼钱,只要头一摇,改革也就黄了。姜蛰今天的气度,很大程度上是姜亥执政时期打下的基础。

当初永兴建城推行改革,若没有百里燕那一池子珍珠换来的百万寸银,咸国根本推不开改革。

而且此后很多年里,永兴城几乎得不到财政的拨款,一直是自负盈亏,盈利后还要缴税认捐,以平衡财政赤字,改善国家状况,如此才能继续推进改革,彻底扭转财政。

加之许多项目其实是三侯的私人资金先投钱,后见效益,国库跟进再投钱,风险小,而收益大。当绝大多数项目都是有利的,姜亥父子也无从觉得不妥。

最后,百里燕对潮流和技术的可预知性,避免了弯路和不必要的失败,政治上的灵活策略,减少了阻力。仅此一点,也不是其他人所能模仿复刻。

内阁散会后,百里燕出国政监准备离宫,卢皋紧追而来唤住他问

“永兴侯,那车厂三期已是投产,莫非明年便能用上那铁甲战车。”

“战车十二月才会生产,明年暂定生产百辆,以目前战事来看,若能在明年初结束燕国战事,修整三四月,夏天开始梁国战役,应该能投入四五十辆作战。如此对收复天云、津港大为有利。”

“如此说,北伐将有更多战车。”

“不错,而且两年后还会有更好的,届时也许战争也快结束了。”

北伐最大的障碍是腋目的重兵集团,此番登陆蓉城港达到了两个方面军,七个整建制军,还有附属师,约三十多万人。

联军内外三道防线堆积了一百四十余万人,兵力四点五比一,如能敲掉大部分,明年再拿下梁国盘踞之敌,十八个月,内他们将损失四五十万人,重创一个重兵集团。

要对付盘踞半岛北部的近百万敌人,继续现在的线性防御十分不妥,使用坦克和车辆组建摩托化师,展开穿插迂回,集中兵力运动战,各个击破势在必行。

咸王担心伤亡,是因为现在的被动局面,造成的战术僵化的结果,运动战的战术效率更高,兵力比更大,伤亡能相对小一些,但代价是耗费更多的工业资源配置精锐的部队。

卢皋对坦克的兴趣,多半有些想当然,妄想依靠成百上千辆的装甲车集群突击,发动密集冲锋战法,一举摧垮腋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