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5章 无奈与坚守(1 / 3)

帝国行 督金卫 6655 字 2019-10-08

目前已经掌握的信息对人类极为不利,腋目人口在一亿两千至四千万,其中约一亿一千万人在东北半球,两千万在占领下的西北半球,而中原人口,保守估计三亿到三亿五千万,而且还占着几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即便加上西蛮三夷、金雪狄,南半球的人类也就四亿两三千万,最多不超过四亿五千万,尼尔科科族的几百万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按三比一的伤亡消耗,人类目前还经不起损耗,即便腋目生育缓慢,人类至少需要十二亿人才勉强能维持伤亡带来的人口损失。

南下入侵的腋目兵力高峰时超过了一百五十万人,其中约五十万人在最近三年间被联军歼灭和俘虏,盘踞在长孙半岛的兵力不足百万,考虑到其他伤亡和减员,也就九十余万,但他们会增援,这个数据并不可靠。

长孙国土不计南方面积,仅半岛中北部国土面积超过三百万平方公里,如果把当地人类杀光,一百多万兵力守着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热带雨林,平均三平方公里一个腋目人,根本顾不过来,更何况现在还有大量人类被困在半岛中间的数个郡。

考虑到其装备、运力、航程、速率,保守估计,今年底长孙半岛的敌兵还会恢复到一百一十万,明年上半年再度恢复到一百三十万,他们每年增兵两次,因此必须消耗大于输入才能有效遏制他们。

其一点二三亿的人口,按人类的社会和百分之十的动员率,面战争下,至少能征一千两百万男性参战,如果工业规模和工业化率高,百分之二十的动员率也有可能,这个规模和烈度的对抗,是人类无法承受的。

当然,这仅仅只是理论上,其一点三亿的人口规模不足以保障一千两百万人口的作战消耗,而南半球距离其本土东北半球太远,南征供应一百五六十万人已经是他们目前供应量的极限,但他们本土还有兵力可以不断补充南下的损失。

目前制约他们南下输送更多兵力的障碍的主要有三点,第一是运力不够,其目前处于木质战船和钢铁战船过渡期,船厂、船坞的改造和技工培养需要一个周期,也需要工业资源腾挪生产消耗工时。

所以即便所有传统船坞部生产铁甲船,也需要很长的一段积累周期。更何况如果大量击沉木质船舶,他们的运力骤减,将严重影响南征的运输补给。

第二,他们内部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南下远征的方面军群都是临时组建的编制,服从联盟最高指挥部,而其本土依然提防非常严密,也各怀鬼胎。因为通信上的制约,远征军受指挥部影响更大,受本土母国影响较小。

加之南征军统一由不同邦国联盟组建军团,这种矛盾要小得多。

最后,他们的工业规模和工业制造人口虽然很大,但分布在十五个邦国四个联盟,工业产能分散,无法统一协调,整合分配产能,所以工业效率与工业规模不匹配,削弱了其工业整合能力。注1

咸国目前集中了部轻重工业和化工,今后的产能扩张都在本土进行,资本也向一个地区汇集,技术途径和理念发展都领先其一代甚至两代,十分利于统筹协调工业产能和资金率,这是目前的最大有利因素。

翌日,百里燕继续约谈克洛斯,谈话持续了四天,克洛斯的顽固不化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如何也无法说服他与人类合作,百里燕只得将其继续关押在监狱。

而与此同时,津邺、翠城两次战斗确实让诸侯产生了错觉,巨大的伤亡和沉重的经济负担,迫使诸侯开始考虑和谈的可能。天子亲自出面提议,希望在正月里举行诸侯大会,谈论下一步的作战。

然名为讨论作战,实为串联了诸侯给未来格局定调,即便要打,也是以打促谈。

时间转眼到了岁末年关,咸军陆续从梁国撤兵,御客主力修整补充后移防至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