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结局(5 / 6)

老夫人显然看不上他的亲外婆,入宫来看望安阳公主时,总会说外婆治家不严、舅母又胡闹之类的事。他开始以为舅母不好,才让自家的亲外婆不方便入宫,后来才听说这位舅母是秦老夫人让舅舅娶的,秦老夫人对舅舅的家事指手划脚,对他的母妃也是千般挑剔。

他总劝母妃要强些,母妃却说只有他变强了,她才能强。他懵懵懂懂,在宫中冷漠的气氛中成长起来,慢慢知道了母妃的意思,也知道了什么最算是真的强。

但他达不到那个位置,他有许多皇兄,他们的生母都有显赫的背景,不像他的母亲出身低微,是靠着秦家的恩德才能入宫为妃。但这并不能成为秦大人一家一直压制他们的理由,母亲能为妃,是父皇的恩典,是为了安阳,并不是为了秦大人一家。

秦氏一族本就比良妃和德妃的娘家势弱,哪怕秦大人真肯相助,他能得到助力也不多,尤其是在最关键的当口,秦大人还丁忧了,而他的舅舅又选择了外派。

这也是他真正的外家向齐暄帝示弱,齐暄帝喜欢这样的臣子。同样的,许良妃的外家也退了一步,那一步想来会比无足轻重的秦家更值得齐暄帝看重。

偏外人看不到那些只盯着他,他的几位皇兄也处处与他为难,根本不知道许家正在以退为进。五皇兄倒是一直待他极好,他一直看不懂他的五皇兄,只知道许良妃是个有成算的,她在三皇子中毒一事中,比父皇快一步找到了关键的证据,并把这个指向他的证据,拿给了蓉妃。

蓉妃马上就想通了原委,便跟她做了交易。

他知道此事时,不用母妃明言,便知道这交易的内容是什么。

六皇子坐在蓉妃身边,默默听着底下的宫女禀告秦老夫人气冲冲离开的事,眼中闪过一抹讽刺。

“早知道我就该撑着病体见她一见,要是让她气坏了身子就不好了。安阳这孩子也是的,哪怕我病着不能见客,她怎地也不出来见见她的亲外祖母。”蓉妃感慨地说道,端起茶浅浅喝了一口。

屋里的人都知道蓉妃并没有生病,却还是有人站出来接着她的话说:“秦老夫人哪回来娘娘不是好好陪着,如今生病了见不成,也是没办法的事。安阳公主的脾气,秦老夫人也知道,想来秦老夫人总不敢怪自己的亲外孙女的。”

其实安阳公主并不知道秦老夫人来了,她不久说过,以后秦老夫人再来,便找个由头帮她推了,内侍自当照她的话做。

“老夫人宽厚,定然不会怪的。”六皇子说道,跟蓉妃对看了一眼。

两人又聊了几句关于安阳公主要嫁的那位常少将的事,也聊了六皇子即将成亲的事。六皇子只觉得现在无比轻松,哪怕皇位没有他的份,但五皇子面上待他不错,就算以后他要翻脸,他也有足够的时候积蓄力量,他的舅舅已经在远方帮着布置了。

谁都不想当那案上的鱼肉,除了争那个位置,定然还有别的办法把将来的日子过下去,至少要比幽明郡王活得更像样一些,不能由着上位者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只当一枚便利的棋子。

被当成便利棋子的徐喻明在第二年秋天,被撤去了太尉之职。

太子因为处理边关事务出现失误,被齐暄帝责罚,但是最终这事归罪于手掌军政的太尉身上。朝中谁都知道徐喻明这是替太尉背锅,却没有人站出来说什么。

不久,徐喻明被贬出京,和吴莎一起离开了京城;徐言山获封世子,继续住在京城郡王府。据称徐喻明离京时已经病得奄奄一息,怕是撑不到钱塘。许是怕郡王路上出事,这一路他们走得极慢,慢到京中的人都忘了去关注他们是否已经到达。

谁也不知道马车走了一半,两人就隐去身份在当地住了下来,只待春暖花开挑一处风光明媚的地方去游玩一番。

徐喻明也不是白白替太子背了锅,齐暄帝引出了军中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