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书局的,那我去瞧瞧”。
门外,是那天书局见到的美大叔,穿着青色交领大袖行衣,头戴四面直立东坡巾,面容俊朗,气质儒雅。
“咦~,是美大叔啊”。
其中一位年长的“呵呵”一笑,顿时天地为之一暗。
“嗨~,大师你好啊!又见面了”,邬阑脸上笑容灿烂“原来那书是您的啊?”
美大叔说道“姑娘这地方可是难找”,一旁的随行的男子道“可不是,即没店招,又没指引”。
邬阑不好意思“这不才收拾完嘛,还没来得及做店招呢,大师您请进吧”。
待她把两位引进内院,又说道“请二位到听海茶室稍作歇息,这边请”。
美大叔抬眸略扫了一遍院内布局,眼里露出一丝惊讶“明明没有海,为何要称为听海?”
“哦~呵呵,可是眼中有海,心中也有海啊,你听,那就是海的声音!”
邬阑狂汗,这比装的!劈不死继续装!
美大叔嘴角轻扬“姑娘的见解真独特”。
走过古朴的茶庭,美大叔又说道“这里处处显露禅意,看来姑娘是有慧根之人”。
“……”,慧根在哪?
来到茶室,邬阑抬手一挥“大师,请”。
三人先后进到室内,待宾主落座,嬷嬷进来燃起安息香,而后跪坐在茶桌前,置上茶炉,炉上放铛,等候在旁。
彼此相互道了尊姓大名后,邬阑说道“我这嬷嬷最是精通茶艺,不如请沈大师少坐片刻,待她煮了茶之后,请大师品鉴。”
沈大师点点头“如今会这点茶法的已是不多,老夫有幸,还能再次见到”。
待茶铛中冒出的水泡如蟹眼,鱼鳞一般,水声如风声渐响,嬷嬷将滚水注入已调好茶膏的茶盏,用茶筅击拂茶水,茶面浮起乳花,她又将乳花作出花鸟鱼虫等像,煮茶才算完成。
邬阑都看呆了,这手艺可比她冲花式咖啡强太多了。沈大师也不禁赞叹道“嬷嬷这茶百戏做的真是活灵活现”。
随行男子随口道“香泉一合乳,煎做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古人好牛逼。
邬阑端起茶盏饮了一口,抹茶奶盖。
众人饮过茶水,沈大师看向邬阑“邬姑娘可否说说这园子的来历?在老夫看来,姑娘的眼光独到,与寻常女子颇有不同”。
邬阑想了想,先前已经忽悠了人两次,不好再糊弄了,于是正经答道“一切只因一本书的缘故。”
“哦?说来听听”。
“因无意间发现一本名为《作庭记》园林古籍,里面有提到一种园林样式,叫枯山水。其形式为石、砂、苔,在有限的空间里,随意堆叠布置,以营造一种自然的状态。这种自然的状态不会随时间而改变,也就达到了一个永恒的境界。
这与禅宗以追求自然意义和佛教意义相似,将内心的杂念依托于石庭,展开遐想,最终达到精神的超脱和平静。其实,空无与枯寂就是禅宗的思想境界。”
沈大师认真听着邬阑的叙述,少顷,脸上浮起笑容“姑娘大才,颇有慧根,想必三清大师定然欢喜”。
“呃~,姑娘我还是喜欢花花世界,不想看破红尘”,开玩笑呢,想忽悠我当尼姑?您老怎想的?
沈大师大笑“哈哈哈~,极是,极是,是老夫想岔了”。
“这两本古书怎到了大师您的手上?”邬阑问道。
“说来话长,是老夫的一个朋友从一个欧罗巴商人那里得来,因这位朋友痴迷算学,但并不精通意大利文字,所以希望让老夫帮忙寻找有缘人,赠予此书”。
原来是这样啊,邬阑恍然。
“如今这两本书就是姑娘你的了,如果姑娘你能看懂书中所写,不知能否告诉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