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无说名为佛法,一切法空名为如来正法,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萨不住色声相味触尘,法离文字故,不着语言物质,是故若人言如来有法可说即是谤佛,是法不可说是空不可说,般若要实证。
般若智慧离与文字,语言,物质,菩萨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是故菩萨说法不住色声香味触尘。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无量寿经:知法如电影,究竟菩萨道,具诸功德本,受决当作佛。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也就是说我们念佛,要明白什么是佛,空性是佛,我们念佛的时候,一定要万念归一,让自己的心回到清净,回到本性空的时候,妄想念头来的时候,我们不住他,用这句佛号摄住我们的心念,心清净了,就是本性空,本性佛,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念佛见佛。念佛不以色念佛,不以声念佛,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因为色声都是生灭的东西,不生不灭的是佛性,要照见这个佛性,我们念佛就要观照。念佛的时候不思善,不思恶,放下一切分别心,心意的念南无阿弥陀佛。佛空无所有,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如来者无所从来,无所从去,如如不动,心清净就是如来。念佛念念不住好坏念头,离于一切相而念弥陀,南无阿弥陀佛,念念不住,念念见得自性弥陀,净念相续,照见本性空,本性佛,一切法空,名为如来正法。凡所有相皆虚妄,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念佛的时候也是这样,在念佛的时候还有其他的妄想,我们不去理他,不去管他,不住他,妄想就自行生灭,生生灭灭,寂灭现前,照见五蕴皆空,这个时候有念佛入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随其心净就是净土,我们亿佛念佛,心清净了,妄想就没有了,极乐世界就现前了。无量寿经:惑尽见佛第四十一,慈氏白言:云何此界,一类众生,虽亦修善,而不求生。佛告慈氏:此等众生,智慧微浅。分别西方,不及天界,是以非乐,不求生彼。慈氏白言:此等众生,虚妄分别,不求佛刹,何免轮回。佛言:彼等所种善根,不能离相,不求佛慧,深著世乐,人间福报。虽复修福,求人天果,得报之时,一切丰足,而未能出三界狱中。假使父母妻子、男女眷属,欲相救免,邪见业王,未能舍离,常处轮回,而不自在。汝见愚痴之人,不种善根,但以世智聪辩,增益邪心,云何出离,生死大难。复有众生,虽种善根,作大福田,取相分别,情执深重,求出轮回,终不能得。若以无相智慧,植众德本,身心清净,远离分别。求生净刹,趣佛菩提,当生佛刹,永得解脱
。
楞伽经:大慧。一切言说堕于文字义则不堕。离性非性故。无受生。亦无身。大慧。如来不说堕文字法。文字有无不可得故。除不堕文字。大慧。若有说言。如来说堕文字法者。此则妄说。法离文字故。是故大慧。我等诸佛及诸菩萨。不说一字。不答一字。所以者何。法离文字故。非不饶益义说。言说者。众生妄想故。大慧。若不说一切法者。教法则坏。教法坏者。则无诸佛菩萨缘觉声闻。若无者谁说为谁。是故大慧。菩萨摩诃萨莫著言说。随宜方便广说经法。以众生希望烦恼不一故。我及诸佛为彼种种异解众生。而说诸法。令离心意意识故。不为得自觉圣智处。大慧。于一切法。无所有觉。自心现量。离二妄字。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文字者。自坏第一义。亦不能觉他。堕恶见相续。而为众说。不善了知一切法。一切地。一切相。亦不知章句。若善一切法。一切地。一切相。通达章句。具足性义。彼则能以正无相乐。而自娱乐。平等大乘。建立众生。
为什么佛说;[我等诸佛及诸菩萨。不说一字。不答一字。]答;佛在这里指的是本性空;佛性;这个真实不生不灭的佛性无量光;才是真正的佛菩萨真身;为什么说菩萨也不答一字呢?因为一切的菩萨也已经见了空性;他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