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华陰令王睦,亲到华山求见先生。至九石岩,见光光一片石头,绝无半司茅舍。乃问道“先生寝止在于何所?”
陈抟大笑,吟诗一首答之,诗曰蓬山高处是吾宫,出即凌风跨晓风。台榭不将金锁闭,来时自有自云封。
王睦要与他伐木建庵,先生固辞不要。此周世宗显德年司事也。这四句诗直达帝听,
世宗知其高士,召而见之,问以国柞长短。
陈抟说出四句,道是“好块木头,茂盛无赛。若要长久,添重宝盖。”
世宗皇帝本姓柴、名荣,木头茂盛,正合姓名。又有“长久”二字,只道是佳兆,却不知赵太祖代周为帝,国号宋,“木”安添盖乃是“宋”字。宋朝享国长久,先生己预知矣。
且说世宗要加陈抟以极品之爵,陈抟不愿,坚请还山。
世宗采其“来时自有自云封”之句,赐号“自云先生”。
后因陈桥兵变,赵太祖披了黄袍,即了帝位。
先生适乘驴到华陰县,闻知此事,在驴背上拍掌大笑。有人间道“先生笑甚么?”先生道“你们众百姓造化,造化!天下是今日定了。”
原来后唐未年司,契丹兵起,百姓纷纷避乱。先生在路上阔步,看见一妇人,挑着一个竹篮而走,篮内两头坐两个孩子。
先生口吟二句,道是“莫言皇帝少,皇帝上担挑。”
你道那两个孩子是谁?
那大的便是宋太祖赵匡胤,那小的便是宋太宗赵匡义,这妇人便是杜太后。先生二十五六年前,便识透宋朝的真命天子了。
又一日,先生游长安市上,遇赵匡胤兄弟和赵普,共是三人,在酒肆饮酒。
先生亦入肆沾饮,看见赵普坐于二赵之右,先生将赵普推下去道“你不过是紫微垣边一个小小星儿,如何敢占在上位?”
赵匡胤苛其言。有认得的,用手指道“这是自云先生陈抟。”
匡胤就问前程之事。
陈抟道“你弟兄两的星,比他大得多哩!”
匡胤自此自负。后来定了天下,屡次差宫迎取陈抟入朝,陈抟不肯。
后来赵太祖手谣促之,陈抟向使者说道“创业之君,必须尊崇体貌,以示天下,我等以山野废人,入见天子,若下拜,则违吾性;若不下拜,则亵其体。是以不敢毒谣。”
乃于谣书之尾,写四句附奏,云“九重天谣,休教丹风衔来一片野心,己被自云留住。”使者复命,太祖笑而置之。
后太祖晏驾,太宗皇帝即位,念酒肆中之旧,召与相见,说过持以不臣之礼。又赐御诗云曾向前朝号白云,后来消息畜无闻。如今若肯随征召,总把三峰乞与君。
先生见诗,乃服华阳巾、布袍、草履,来到东京。
见太宗于便殿,只是长揖道“山野废人,与世隔绝,不习跪拜,望陛下优容之!”
太宗赐坐,问以修养之道。
陈抟对道“天子以天下为一身,假令自曰升天,竞何益于百姓?今君明臣良,兴化勤政,功德被乎八荒,荣名流于力世。修炼之道,无出于此。”
太宗点头称善,愈加敬重。问道“先生心中,有何所欲?可为喋言之。”
陈抟答道“臣无所欲,只愿求一静室。”乃赐居于建隆道观。
其时太宗正用兵征伐河东,道人间先生胜负消息。
先生在使者掌中,写着一“休”字,太宗见之不乐。因军马己发,不曾停止。再道人间先生时,但见他闭目而睡,鼾之声,直达户外。明日去看,仍复如此。一连睡了三个月,不曾起身。
河东军将,果然无功而返。
太宗正当嗟叹,忽见陈抟道冠野服,逍遥而来,直上金銮宝殿。太宗见其不召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