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昌道“察使休怒,钱~自来告罪了。”
只见城门开处,一军飞奔出来,来将正是钱~,左有钟明,右有钟亮,径冲入敌阵,要拿刘汉宏。
汉宏着了忙,急叫“先锋何在?”
旁边一将应声道“先锋在此!”手起刀落,斩汉宏于马下。把刀一招,钱~直杀入阵来,大呼“降者免死!”五千人不战而降,陆萃自刎而亡。斩汉宏者,乃顾武也。
正是有谋无勇堪资画,有勇无谋易丧生。必竟有谋兼有勇,伫看百战百成功。
董昌看见斩了刘汉宏,大开城门收军。钱~引顾武见了董昌,董昌大喜。即将汉宏罪状申奏朝廷,并列钱~以下诸将功次。那时朝廷多事,不暇究问,乃升董昌为越州观察使,就代刘汉宏之位;钱~为杭州刺史,就代董昌之位;钟明、钟亮及顾武俱有官爵。钟起将亲女嫁与钱~为夫人。董昌移镇越州,将杭州让与钱。钱公、钱母都来杭州居住,一门荣贵,自不必说。
却说临安县有个农民,在天目山下锄田,锄起一片小小石碑,镌得有字几行。农民不识,把与村中学究罗平看之。
罗学究拭土辨认,乃是四句谶语。道是天目山垂两侞长,龙飞凤舞到钱塘。海门一点巽峰起,五百年间出帝王。
后面又镌“晋郭璞记”四字。罗学究以为奇货,留在家中。次日怀了石碑,走到杭州府,献与钱~刺史,密陈天命。
钱~看了大怒道“匹夫,造言欺我,合当斩首!”罗学究再三苦求方免,喝教乱棒打出,其碑就庭中毁碎。
原来钱~已知此是吉谶,合应在自己身上,只恐声扬于外,故意不信,乃见他心机周密处。
再说罗学究被打,深恨刺史无礼,好意反成恶意。心生一计,不若将此碑献与越州董观察,定有好处。想此碑虽然毁碎,尚可凑看。乃私赂守门吏卒,在庭中拾将出来。原来只破作三块,将字迹凑合,一毫不损。罗平心中大喜,依旧包裹石碑,取路到越州去。
行了二日,路上忽逢一簇人,攒拥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儿。那孩子手中提着一个竹笼,笼外覆着布幕,内中养着一只小小翠鸟。罗平挨身上前,问其缘故。
众人道“这小鸟儿,又非鹦哥,又非鸲鹆,却会说话。我们要问这孩子买他玩耍,还了他一贯足钱,还不肯。”话声未绝,只见那小鸟儿,将头颠两颠,连声道“皇帝董!皇帝董!”
罗平问道“这小鸟儿还是天生会话?还是教成的?”
孩子道“我爹在乡里砍柴,听得树上说话,却是这畜生。将栖竿栖得来,是天生会话的。”
罗平道“我与你两贯足钱,卖与我罢。”孩子得了两贯钱,欢欢喜喜的去了。罗平捉了鸟笼,急急赶路。
不一日,来到越州,口称有机密事要见察使。董昌唤进,屏开从人,正要问时,那小鸟儿又在笼中叫道“皇帝董!皇帝董!”
董昌大惊,问道“此何鸟也?”
罗平道“此鸟不知名色,天生会话,宜呼曰‘灵鸟’。”
因于怀中取出石碑,备陈来历“自晋初至今,正合五百之数。方今天子微弱,唐运将终,梁晋二王,互相争杀,天下英雄,皆有割据一方之意。
钱塘原是察使创业之地,灵碑之出,非无因也。况灵鸟吉祥,明示天命。察使先破黄巢,再斩汉宏,威名方盛,远近震悚,若乘此机会,用越杭之众,兼并两浙,上可以窥中原,下亦不失为孙仲谋矣。”
原来董昌见天下纷乱,久有图霸之意,听了这一席话,大喜道“足下远来,殆天赐我立功也。事成之日,即以本州观察相酬。”于是拜罗平为军师,招集兵马,又于民间科敛,以充粮饷。命巧匠制就金丝笼子,安放“灵鸟”,外用蜀锦为衣罩之。又写密书一封,差人送到杭州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