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凄凄惨惨戚戚琴音一曲(1 / 2)

话说当年,昭君和亲,挥泪惜别大汉的故土,抵达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与匈奴单于呼韩邪结婚,并为呼韩邪单于生下了一个儿子,儿子的名字叫伊屠智伢师,长大后封为右日逐王。

王昭君和呼韩邪单于结婚后的第三年(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逝世。

大阏氏的长子雕陶莫皋继承了单于的职位,依照匈奴的礼俗,王昭君又成了雕陶莫皋的妻子。婚后生下两个女儿,长女叫云,次女叫当,后来分别嫁给了匈奴贵族。

雕陶莫皋与王昭君结婚后,过了十一年的夫妻生活便也去世了,这时是汉成帝鸿嘉元年,王昭君那年才三十三岁,正是如花朵般绚烂的年华。

第二个丈夫先她而去,她又要被命嫁给新单于,复株累的长子,也就是呼韩邪的孙子,王昭君终于承受不住,彻底崩溃了,她最后选择了服毒自尽。

王昭君自香溪入汉宫,本想着能有一番作为,最后被毛延寿所忌恨,被迫以和亲而远嫁匈奴,就在她临嫁的时候,与汉元帝两两芳心暗许,汉元帝在昭君出嫁后三月相思而逝。

十四年后,一代佳人王昭君香消玉殒,命断异乡,空留下一方青塚在阴山脚下、大漠深处,遥望着南方的故国。

但使边城静,娥眉敢爱身。千秋青塚在,犹是汉宫春。

昭君墓,又称“青塚”,蒙古语称“特木尔乌尔虎“,意为“铁垒”,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汉朝明妃王昭君的墓地。座落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郊九公里大黑河南岸,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汉时期,是由汉代人工积土,夯筑而成。墓体状如覆斗,高达33米,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

郑扬和灵儿、晓彤、庄雅、小惠五个人走过青塚内长长的巷道,一路上将王昭君故事的青石雕刻绘画全部记在了心里。

巷道的尽头,是一处很大的厅,在大厅的两边,摆满了金银玉器,墙上挂满了各种的羊皮绘画。大厅的正中间,一面立地到顶的木屏风,屏风的前面,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木刻绘画《泪别汉宫》。

在木刻绘画的下面是一张长案几,案几上左瓶右镜,正中一座小巧玲珑的绿玉香炉,香炉的上方袅袅香烟。

一张八仙桌,两旁放着黄花梨木的椅子。此时在那右边的椅子上正端着一个女子,那女子穿着一袭湖蓝色的轻纱,轻纱上绣着一张碧翠的荷叶,一根荷杆向着胸前,一朵粉红的荷花正在含苞开放着,那荷花的花蕊中鲜黄嫩嫩的莲蓬,含露欲滴。

晓彤、庄雅和小惠三个人见到那坐在椅子上的女子,紧忙地向前走了几步喊了一声:“天然妹妹!”

“请仙妃尊重!不要冒犯了王妃娘娘!”

这时,那坐在椅子上的女子的身边,站着的一个穿着同样是湖蓝色轻纱的女子,望着走上前来的晓彤、庄雅和小惠,轻轻地喝咤了一句。

三个人听见喝咤,站在那里仔细地望了望那个女子,那女子的身形和容貌和楚天然一模一样,但那女子的气质却比楚天然多了些雍容华贵和端雅大方。

那站着的女子向着郑扬和灵儿、晓彤、庄雅、小惠抬了抬手。几个人站成一排面对着那女子弯了弯腰:“见过王妃娘娘!”

王妃笑了笑,让几个人在大厅两旁的紫檀香木的沙发上坐了下来,这时从那木屏风的后面走出来七名穿着湖蓝色轻纱的女子,手中的托盘里是酥果和香茶。

将酥果和香茶摆放在各人的沙发前面的茶几上,那些女子又退到了屏风的后面。

几个人在那四十九级台阶上的榆树长成的六角亭子里,因为想着怎样将丝线穿过九曲玲珑石,大半天的时间了,肚子早就饿了。这时见酥果和香茶放在眼前,也不管矜持不矜持的形象了。

一顿龙饮虎吞,茶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