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天峰寺南唐徐铉马踏石(2 / 2)

,古称麻山。自唐建寺以来古称龙门禅院,后因兵毁,有宋代游僧清远禅师重建。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南唐散骑常待徐铉因直言被贬枞阳连城,就住在麻山的龙门禅寺里。徐铉(916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待,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山寺庄严,坐东朝西南,门前两旁双狮雄踞,宜城迎江寺方丈皖峰大师亲题天峰寺,中进大雄宝殿赵朴初的墨迹如新。站在寺门前远望龙山如黛,花山碧翠,黄连山树木崖壁峻秀。连城湖波,渔舟点点,波光鳞鳞。绕过寺后,一片翠竹幽径婉转通向山上。寺右之上不远高崖巨石挺拔,天柱石如上天峰,大印石庄严威武,令牌石肃穆敬仰,青蛙石如真似幻。各种巍峨峻峭,巧夺天工。“陋石铭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天峰寺所在的山并不高,但山上的这一块巨石如笋直指天心,仿佛是佛祖如来的一柄长剑,庄严地插在红尘的仙山,在杀伐里沉静着深奥的禅意。我想,天峰寺的寺名是否是这天峰之石的寓意呢?不管是天峰菴还是天峰寺,远望巨石插云霄,禅心静入天峰。

那一年,徐铉贬谪连城,故友舒州知州陈洪寿与徐铉二人踏马而来,正是冬寒飞雪时候,在连城山边的一块巨石坡前,徐铉的马儿突然四蹄踏石长嘶,抓起僵绳时马儿前蹄高扬踞足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