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郡王府(2 / 3)

重生之凰女还朝 尔等 4171 字 2021-09-12

所以,贺清愉在次日一早在启元殿回话的时候,特意说起了昭哀太子旧人的事情,“臣离开的时候遇上了郭昭训和金昭训等人,他们都答应会劝解公主。只是见着他们,臣倒是想起一桩事情,明年五月公主就守孝满二十七月了,按着规矩,公主该归家的。公主归家自然是回内廷,但昭训娘娘们又该如何安置?”

他这一提,又将当日几位近臣的担忧重提,只是这次,在场的不止近臣,还有朝廷重臣。

元康帝也觉愁闷,虽然秦常在说,既然先帝在世的时候是这样安排的,如今照旧没什么不可。他虽心里有几分赞同,但不得不担心这香花招蝴蝶。

而且眼下这情势,朝臣们是一定不会允许太子旧人回内廷的,不妨表个态,也算自证自己无意之事。

正想着这事,翰林院院首魏大人闻言便道,“宫中裕王尚且未成年,还没有建衙立府,郡王便要立府是否不妥?”

“可昭哀太子的妃嫔们如何安置?先帝在世的时候,对她们多有照拂。若是送将寺庵是否太过不近人情?”户部周尚书道,他也算是又私心,他的妹妹家中庶女便是郭昭训,不忍心她如此青灯古佛一辈子。

元康帝琢磨片刻,点了御史台左御史柳建明,“柳御史,你认为呢?”

“臣以为,”柳建明起身拱手道,“法外尚有人情在,按着民间习俗,诸位娘娘替昭哀太子守孝三年已过,如今替先帝守孝一年,已经算得上极好,若是他们自愿归家再嫁,不该阻拦,若是留在公主郡王身边,当礼遇!”

坐在元康帝下首的兵部秦尚书冷哼道,“柳御史说的是嫡妻,如今咱们说的是昭哀太子的庶妾,你这般说辞,将太子妃谢氏放在哪里?”

众人闻言都不约而同的看向了稳坐如山的谢尚书身上,后者倒是十分坦然的起身道,“事从权急,公主曾在闲谈时提及先帝可怜太子妃嫔年轻,曾有意令其归家,但几位娘娘或是大家出生,或是颇通诗书,婉拒了先帝好意。其中一位崔姓娘娘说,她们身受皇恩,不愿辜负。太子和太子妃不在了,理当守护公主郡王和县主成年安家,也是为庶母之德。”

说到此处谢尚书看向秦尚书沉声道,“皇家妻妾能同民间相提并论么,民间妾室谨守礼教,不敢不尊嫡母,唯恐被发卖,皇家的妃嫔,可是以下犯上都敢做的主!”

这下不止众人,连宝座上的元康帝都自觉汗颜,虽然有心呵斥,但碍着谢尚书此人颇为识趣,鲜少有过程,若是今朝呵斥。来日史书上就得记上一笔帝怜爱庶妃呵斥重臣,只得憋着问道,“那众卿以为眼下情况该如何是好?”

最后还是门下省侍郎张廉出了一个主意,“既然不好越过裕王单独赐府,皇上不如一并赐下。”

户部周尚书立马开口,“一个亲王府邸,一个郡王府邸,今年的税收去了三分之一啊,皇上!”

众人一阵好笑,张侍郎连连摆手道,“知道周尚书是钱袋子,您不用急着盘算银钱的事情。臣的话还没有说话!”

贺清愉立马反应过来问道,“侍郎的意思是一同赐下,但是廉郡王府急着用,可以先着人布置上,而裕王的府邸可以等皇上恩准裕王出宫之时再布置?”

张廉点头,“这样一来,不算越过裕王,周尚书的钱袋子里的钱也能多留一会儿!”

元康帝见众人都点头,又问道,“那府邸如何选呢?”

“虽然已有定例,但因着要安置昭哀太子旧人之故,臣觉得皇上不妨赏赐个稍微宽敞些的府邸,也是您怜惜侄子之情。”一直没有说话的工部尚书吴工道,“若是府邸小了,只怕公主县主住这也憋屈!”

元康帝琢磨片刻,便吩咐道,“朕从前的诚王府邸尚且宽敞;还有胜业坊的那处府邸也不错,那处宅子旁边的一处查抄的三品官员的府邸;还有入苑坊的那处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