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时辰后,刘伯温,李善长,宋濂三人来到了御书房,还有所有考卷。
“都咱咱跪下!等咱看完再说!”
三人面面相觑,刘伯温脸色带着疑惑,李善长和宋濂是面脸愁容。
此时只能跪在那里,等待朱元璋看完考卷。
哗,哗哗哗!!!
朱元璋迅速翻看完所有考卷,果然,这三十六位入选学子们的书写的字体,全都是正楷书,断题断的思路,也基本对路。
啪!!!
朱元璋狠狠的一拍龙桌。
“标儿,把明王刚才的那些话,全都说给他们三听。”
“是,父皇。”
等三人听完朱标的转述后,刘伯温,李善长,宋濂三人已是面如死灰。
“咱算是明白了。”
“李善长,宋濂他们确实没有舞弊,但是那些考生们却通过各种方式打听揣摩到了他们的喜好字体,断题思路从而达到了舞弊的结果。”
“考官没有主动去舞弊,但是那些考生们舞弊了。”
“他们没看不出来,不,或许是装作没看出来。”
王明微笑抚掌,轻声鼓起了掌。
“不错,陛下圣明,这就是科举舞弊案的真相。”
“一切都是合理,合法,公正,公平的!”
“看似没有舞弊,实则科举还没开始前,答案已经是公开的了。”
“北方学子们的考卷并不是真的全都差过南方学子,而是他们离的远,根本没有时间来揣摩李善长,宋濂等主考官们喜好断题。”
“他们写不出考官们喜欢的答卷,而满朝文官全都是李善长的人,所有考官也都是宋濂的人。”
“宋濂又与刘伯温是一伙人。”
“朝野外有说,如今朝廷上分什么淮西党,浙东党。”
“看似两者对立,但实际上不管是李善长,还是刘伯温,可都是南方人!”
“试问,朝堂上都是南方人,那些远道而来的北方士子们又怎么可能写出考官们想看到的答卷呢,自然是全都落榜了。”
“考生们全都舞弊了,可考官们却全都没有舞弊。”
“包括置身事外的刘伯温也认为没有舞弊。”
“这件事的真相。”
“他们三人里,一个是真的看不出,一个是假装看不出,还有一个是看出来了,却只能假装看不出。”
“你们说是不是啊,李相国,宋大人,刘大人。”
三人面如死灰的脸都看不到,因为他们已经匍匐在地,不敢吱言一声。
朱元璋听的头疼,什么真的,假的。
“明王,你就直说吧,他们三个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是咱说你,明哥,你就喜欢卖关子,咱听的头疼,直接说!”
“是,陛下。”
“这里面李善长这个相国大人是真的看不出,为何?因为他当年在前朝元廷时期是个落榜士子。”
“试想,李善长如今能做到相国之位,又岂是无才之人,可偏偏当年他落榜了,可想而知,当年他是没有摸清这些门道所以才蹉跎半生,直到得遇陛下您这位明主,这才发光发彩绽放才华光芒,官居大明文官之首。”
“所以,这一场科举舞弊案,他也是受害者。”
“正如胡惟庸所言,以他如今的地位,不可能会去帮人舞弊。”
“陛下也不要怪他,他也是没有经验,下一次恩科举试他就明白怎么做了。”
“以他的精明,下一次科举就懂得排座座,分果果了。”
“大概就是六成分给南方考生,四成分给北方考生。”
“这样,就不会再出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