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英语说的那么好的,那在天上人间至少也是顶级的吧?”
“学生,妓女,汉奸,英语口语都特么至少八级以上了都,所以,我看完就特自卑,貌似我这大学四级的英语都是渣渣啊!”
“这部电影应该叫做《论战争之中会说英语的重要性》,又或者《学好英语,你才能在战争之中活下去》!”
结果,到了第一天所有场次都放映结束。
《我不是药神》的评分依然有94分,仅仅掉落01分,而《战争之花》却是直接跌了03分,仅仅只剩下81分!
而底下差评最多的就是《战争之花》的语言,超过60%的都是英语对白!
其实英语对白多没什么,但是问题就在于这部电影,它的背景,是在华国,里面的最多的角色也是华国人,可是偏偏电影却赋予了所有的华国人,“都会英语”这个buff,这就有点尴尬了。
事实上,之所以评分下降的如此之快,还有一点就在于在首映礼上,被问到为什么《战争之花》英文对白占据篇幅那么大,张长年却表示:“不能这么看,为什么不想想我们《战争之花》英语版本,同样的40%的都是华语对白呢?”
但是他的这个说法却是反而适得其反。
不止如此,《战争之花》此前发布的一个预告片,竟然是截取了影片当中的激请戏的片段。
这一点也被无数影迷诟病。
当看到《我不是药神》近乎零差评的评价和《战争之花》毁誉参半的评价的时候,张长年也有点慌了。
特别是当首日票房出炉的时候,张长年更坐不住了。
因为《我不是药神》和《战争之花》排片几乎相当,所以,票房高低是最直接的证明。
而《我不是药神》上映首日排片占比42,上座率超过20,票房占比更是高达61!
首日斩获168亿票房!
而反观《战争之花》上映首日排片占比43%,上座率却远远低于《我不是药神》,而票房更是只有八千六百万!
两者之间近乎一倍的票房差距,在同排片的情况下,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而更让张长年愤慨的是,翌日的媒体的报道。
对于《我不是药神》几乎可以说是吹爆。
“《我不是药神》首映日获168亿票,笑泪间让电影照进现实!”――京南早报
“《我不是药神》首映口碑爆棚:很久没有这么好的华国现实题材电影了!”――企鹅娱乐
“《我不是药神》――谁说不站在光里就不算英雄?”――《电影周刊》
“《我不是药神》上映首日斩获168亿票房,现实主义电影超级爆款诞生!”――《南方周末》
而换成《战争之花》媒体的报道却明显的有所偏颇。
“《战争之花》超过60%英语对白遭质疑:全世界都在讲英语?”――新京报
“《战争之花》首映票房不敌《我不是药神》,过多英语对白或成最大弊端!”――企鹅娱乐。
“《战争之花》情涩噱头预告片遭影迷质疑,首日票房不佳!”――《当代影坛》!
当然并不是说全部如此,其实媒体有所偏颇也是正常的,毕竟,谁让《我不是药神》的确拿了票房冠军,而且李易一向和媒体关系不错。
相比之下,张长年和媒体的关系那可不止是说不好了。
每次李占山的电影上映,媒体报道一些负面新闻,张长年都是第一时间怼过去的。
再加上张长年的大嘴巴,这些年可以说是把能得罪的人都得罪了一遍。
所以,这其实是媒体的保留节目了,除非是同档期没有的选,否则的话,他们的报道绝对是有偏向的。
《战争之花》评分超过8分,其实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