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那是一张很有才华的脸(3 / 4)

德云大师弟 处默君 4478 字 2022-05-07

终完成了大逆袭,对着苦闷的生活与现实出了一口恶气。

而在这三部同类型的电影之中,《缝纫机乐队》应该是最有现实基础的。

乔杉扮演的胡亮的童年应该是在80、90年代度过,那样的一个时代被很多人所怀念,所以才会有了《从前慢》这首当年俘获了大量人心的歌。

进入千禧年之后,中国市场化的步伐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及至2004年左右国务院下发文件将房地产行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主要城市的房价经历了数轮的保障,中国可以说已经全面进入了“新自由主义”化的时代。

简单说,新自由主义化,即是将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都商业化,并且将一切都金融化。政府的公共服务退出大部分领域,将其交给私人经营者来经营,这其中包括像是住房、保险、医疗、教育等公众生活所不可缺少的部分。

“新自由主义”思想认为,市场和贸易的自由,保障个人的自由。

然而,一切都交由个人经营者,则意味着大部分的“个人”将无法再享有公共服务,生活中的一切服务都需要花钱购买。就这样,钱变成了一切的保障。

最典型的便是当下的与房产所捆绑的一系列公共服务。

户口、户籍、教育,还有位于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商品房小区中的康乐设施、花园等等。

严格来说,这些服务都是业主通过花钱购买房产的方式换来的,这也难怪在前段时间广州的“租购同权”政策遭到业主抵制,无法推行。

《缝纫机乐队》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之中。

在这样的时代,人生几乎已经没有了其他的可能性,而只有一种可能性,那便是,为了获得保障而为“金钱”奔走一生。大鹏扮演的程功,嗯好讽刺的名字……

便是一个代表。

影片的前半部,程功的形象都是一个几乎钻进钱眼子里的唯利是图的商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胡亮对他提出的一切请求都需要以钱作为基础,以金钱来进行交易。

除此之外,乐队成员都面领着或多或少与“钱”解不开的问题。

刚才已经说到,人生除了将自身商品化投身市场,已几乎没有太多的可能性。

与音乐相伴,过一个诗意的生活?抱歉,首先你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结婚生子买房子的问题,需要解决生病住院没钱花的问题。

这是丁总在劝程宫放弃组建乐队时候的说辞。

王劲松扮演的丁总,是一个地产商,占领资源积累资本是他的本职工作。所以,摇滚公园这样的地方,在胡亮这样的理想主义青年眼中是一面旗帜,是一块信仰圣地,但是在丁总眼中,就是一块待开发的资源,可用于投资赚取更多的利润。

希希喜欢音乐,妈妈却不允许她学音乐,而是让她学习数理化,将来才有可能过上相对安稳的生活。

事实上,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希希妈妈、丁总关于“妥协理想,更多的考虑现实生活”的想法并没有太大问题,这即便是乐队成员也都同意的。但是理性上的同意,并不能内化成为情感上的全然接受。每一个热爱音乐的人,心中始终憋着一股子委屈,只等待一个契机,将这股愤怒点燃。

那么说到底,这便是一个在“新自由主义”时代下寻找自由的一个故事。

表面上看缝纫机乐队翻唱悟空传主题曲只是一种宣传手段,两部电影的音乐总监均为赵英俊,而且我也怀疑缝纫机v版中的演唱依然也还是赵英俊,大鹏只是在v中对了对口型……然而,《悟空传》中的歌词,却也非常符合《缝纫机乐队》中主演们的心境,这可能才是促成这次翻唱v的更为有力的理由吧。

《悟空传》也是一个寻找自由的故事。悟空传中“悟空”的人物设定,更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