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经满目疮痍,江河附近也没有任何百姓。
早在数日前,便开始启程逃难。
江宁郡府。
随着黑云消散。
郡守张旸却没有露出一丝喜色,取而代之的是凝重。
因为妖物之祸解决了。
接下来的难民,才是最让他感到恐惧的。
“郡守大人。”
“探子来报,府城周围,难民不计其数,光是今日,城外又涌来四十万难民。”
“而且,刘大人查验,府中粮仓,最多只能坚持一月,若再增难民,就麻烦了。”
“刘大人希望,设防线阻拦难民前行,引导难民往其他府城,减少我府压力。”
一道身影出现,是一位文官,他低着头告知郡守张旸此事。
“不可设立防线。”
“再设四个赈灾点,不过减少一餐。”
“等到朝廷运粮来,再恢复两餐。”
张旸出声。
片刻后,他深吸一口气,看向后者道。
“城内各大米行怎么说的?”
他询问道。
“回大人,四大米行都说无米可卖,有心无力,还.......还希望从大人手中买些粮食抵灾。”
后者出声。
张旸脸色瞬间变得难看
至极。
“这群该死的家伙,什么无米。”
“无非就是想要借此机会,逼本官放纵粮价不管。”
“告诉他们。”
“谁要是高价卖米,谁明日人头落地。”
张旸压着声音,眼中是怒火。
“是。”
后者低头,答应下来。
可马上,一名中年男子走了进来,缓缓出声。
“大人。”
“不可。”
这是张旸的幕僚。
“大人,眼下官粮所剩无几,城内百姓更是人心惶惶。”
“这帮奸商就在等粮仓耗空,若是现在严厉打击粮价,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坏事。”
“钱财银两终究是身外之物,眼下必须要让这些米商卖粮,分担官府压力。”
“这段时间,减少一切赈灾开支,等待朝廷粮米一到,压力自然逐步减少。”
“大人千万不要意气用事啊。”
中年男子开口。
利弊分析之下,让张旸神色铁青。
“那,就这样让这帮米商为非作歹?”
“你知道如今江宁府,一石米私下卖多少价吗?”
“三十两白银一石。”
“足足是以往五倍之高。”
“倘若不管,不出十日,米价之高,至少再翻一倍。”
张旸神色铁青。
三十两等于三千文钱,江宁郡虽算得上富饶之地,但百姓一月收入也不过十两左右。
而一石米一百二十斤,一家五口,省着点吃,最多坚持两个月。
这还是制止的情况下。
如果没有官府打压,卖六十两都有可能。
谁吃得起这个?
“大人。”
“方才属下悄悄出府,附近两百里内有大量难民涌来,而且已经有不少难民在啃食树皮。”
“属下预计,最多三天,江宁府难民数量可能要暴增十倍不止。”
“待难民聚集,属下恐防府内存粮,可能连三天都坚持不住。”
“到时,一但引起民变,大人一定免不了被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