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孔宇不服,顾锦年七步作诗,一首孤篇压盛唐【求月票】(5 / 13)

大夏文圣 七月未时 26330 字 6个月前

开口便是三枚王珠,只是文武百官却神色一变。

顾锦年之前因为江宁郡之事,便得到了六枚王珠,如今再加三枚王珠,这就是九枚了。

一般王爷都没有九枚王珠,顾锦年独自拥有九枚,回头再随随便便给个三颗,按照礼部的制度来说,妥妥就要封侯啊。

一时之间,百官自然心中有许多想法。

镇国公这一脉,自然大喜,而文官一脉却皱紧了眉头。

虽然说,还差最后三枚,也不用太急什么,可毕竟已经凑齐了九枚王珠,再这样下去,万一顾锦年又立了什么大功,拦的拦不住。

一时之间,杨开的声音响起了。

“陛下圣恩。”

“不过,世子今日所着诗词,再添千古,令我等敬佩万分,三枚王珠奖赏,有些虚无。”

“臣观世子也快及冠,不如赐一处宅府,也免得世子殿下及冠之后,无府宅选址。”

杨开的声音响起。

他对顾锦年的态度,如往常一般,地位决定一切,他是礼部尚书,是太子的人。

顾锦年虽然对大夏王朝有莫大的功劳,可如若这样赏赐下去,一但封侯,对他们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至少在顾锦年没有明确表示,他要支持太子,或者是顾家明确支持太子之前,他不可能让武将势力不断增强。

甚至说,即便是顾家支持太子,说实话他可能也会这样说。

到了这个程度,不是他愿不愿意,而是整个文官集团答不答应的事情了。

武盛则文衰。

文盛则武衰。

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天然的对立面。

再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他现在不站出来压制,这位皇帝也会觉得有古怪。

只是,不等永盛大帝开口。

镇国公的声音也响起了。

“杨大人所言极是,我这孙儿即将要及冠了,还真的需要一处府宅。”

镇国公笑着开口。

这个回答,让那个众人好奇了,镇国公府还缺这点银两购买府宅?

肯定是不可能的。

这是有意为之,镇国公也不希望顾锦年太得圣恩。

只是大殿之上。

永盛大帝却很平静。

“朕当着诸国使臣面给予赏赐,岂有悔改之说?”

“三颗王珠。”

“锦年,好好学习,若你能得十二王珠,朕,亲自为你挑选侯称。”

永盛大帝出声。

他很平静,直接压住礼部尚书与镇国公的意见,依旧是赏赐三枚王珠,甚至直接许诺,得十二王珠,给予侯爵之位。

这一刻,满堂哗然。

侯爵。

仅次于公爵的地位。

国公无法世袭,纵观历史基本上所有国公,都是开国大臣,不止是从龙之臣那么简单,要有强大的能力。

至于后世的国公,位置只会越来越少,往往一个朝代,也就是三两个。

换句话来说,永盛年间的九位国公,是跟着永盛大帝打天下得来的。

他们现在已经迟暮,可能再过个十年二十年,便会相继离世,到了那个时候,基本上不会有新的国公顶上,

但顾锦年这种不同,少年封侯,又有顾家保驾护航,又是儒道大才,迈入中年,若有相应的政绩,极有可能成为新的国公。

一但如此,那就不是国公之首不首的问题,而是第一权臣,毕竟没有其他国公在,顾锦年未来的路,就是一马平川,直步青云。

由权贵改为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