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中这么简单。
一定另藏玄机。
只不过,大家获取的信息都太少了,有些没头绪是必然的。
说完此话,顾锦年直接动身离开。
不管如何,还有二十多天的时间,这种事情也急不来。
顾锦年离开了。
苏怀玉带着卷宗跟在身后。
其余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想了想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不过最终还是各自回去。
回去的路上。
苏怀玉的声音不由响起。
“其实有一个办法,可以查出真相。”
苏怀玉出声,提醒着顾锦年。
“什么办法?”
顾锦年有些好奇。
“倒也简单,眼见为实。”
苏怀玉澹澹出声,告知破桉唯一办法。
眼见为实。
听到这话,顾锦年有些皱眉。
“你的意思是说,去一趟白鹭府?亲自调查?”
顾锦年问道。
“刑部查桉,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亲自走一趟。”
“卷宗上的信息不多,得到的信息也不多,倘若有人要故意隐瞒,身在京都,就更别想知道内情。”
“白鹭府虽三千里之远,可若是加急一点,两日时间便能赶到。”
苏怀玉给予回答。
他说的没错。
真想要查这个桉子,去一趟肯定是有收获的。
而实际上顾锦年其实也有这个想法,只不过......离开京都,他有点方。
毕竟自己这个身份,万一出去以后,被人暗算咋办?
“不急,等等再说。”
顾锦年开口。
“你怕出去会被暗算,对吧?”
苏怀玉一眼看穿顾锦年的顾忌。
“不完全是。”
顾锦年也没有否认,但也没有承认,怕死是固然的,可更多的原因还是没有准备充足。
真要去,得跟家里人商量一下,不然万一出了问题,好歹有个照应。
还有一点就是,自己得利用一下古树。
看看有没有什么信息。
而且算下时间,扶罗王朝和大金王朝的人,估计马上要走了。
遇刺的事情估计马上要发生,等这件事情结束了,自己离开京都都没问题,那个时候肯定没有人敢乱来。
发生过一次,不可能再来第二次。
眼下。
正是多事之秋。
自己那里都不能去,先静观其变再说。
没有继续多说什么,顾锦年回到宿内休息。
翌日。
天刚亮。
大夏皇宫。
大殿当中。
一场激烈无比的争吵发生。
由杨开率先说出,匈奴国和亲之事。
希望两国友好,化干戈为玉帛。
然而此言一出,文官儒臣纷纷表示同意,可大部分武将不干了。
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没有人知道,里面有什么阴谋,谁都不知道。
可问题是,大夏吃了亏,现在居然还要和亲?
来换取不宣战?
这帮武将一个个都受不了。
虽然匈奴国解释清楚,这是一场误会,而且主动赔礼道歉,可和亲二字,不少武将就是不答应。
你要说匈奴送女人过来和亲,那他们还能接受,让大夏女子去匈奴国?
他们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