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无奈,我们只能向你们道歉,战争未结束之前,无法上架你们的产品,同时大夏商会也无法进行供货,将进行长期停工阶段。
不过请放心,等两国交战结束后,将有序恢复。
文章发表完,就可以静静等待匈奴国内乱了。
大夏王朝这边根本不需要出兵,守城就好,谁跟你打啊。
所有种植或者养殖的商户,集体爆炸,百姓更是叫苦连天,手中的大夏宝钞瞬间就不香了。
而且你也不能怪商会啊,人家商会也想赚钱,可问题是两国打仗,所有主要交通必然会被封锁,谁家打仗两国还可以互通?
明送间谍?
一但内乱,朝廷压不住,因为涉及的不是一个百姓那么简单,是全国百姓。
所以匈奴国只能出面妥协,或者不要命了,直接开战。
那行。
继续守城。
你一百万大军过来攻城。
我就一百万大军过来守城。
看看到底是你打的快,还是我们守得快。
耗你一个月,你国家经济直接崩溃,民不聊生,内乱四起,这个时候拿一笔银子扶持内部一些王爷。
剧本无非就是,某个匈奴王爷,率领千军万马,一声怒吼,兄弟们,随我清君侧。
然后换个皇帝,同时将十二城交出来,重新恢复贸易。
如果新登基的皇帝觉得,这大夏宝钞不能用,要慢慢换一个,我要推一个属于我自己国家的东西。
那更简单啊。
打价格战。
继续内部策反。
价格战相当于是战争补偿,宽慰百姓的心。
内部策反很简单,这大夏商会到了匈奴国,其中利润肯定要给一些匈奴王爷或者是皇亲国戚啊。
说句难听点的,甚至下面人靠这个商会都能赚到银子,而且还是光明正大的做生意赚。
不是那种鱼肉百姓,丧尽天良。
打压大夏商会?
那你就是跟一群人为敌啊。
总结就是两个字。
利益。
只要受益者多,那么就不是一个帝王或者是一个人可以抵抗的。
杀也没用。
下至百姓,上至文武百官都不答应,你皇帝又能如何?
把文武百官杀光,下一批其实换汤不换药。
而百姓就更别想了。
“读书多,就是有好处啊。”
书桌面前。
顾锦年继续提笔,脸上不由洋溢起笑容来。
当然这件事情最大的问题还有一个,那就是有老大带头翻脸,譬如说中洲王朝察觉不对,带着大家一起翻脸,直接把产业全部抢走,保留基础,独特性的东西不要也无所谓。
所以这个就必须要依附大夏王朝,只要大夏王朝越来越强盛,那么想翻桌子的成本就越大。
谁翻桌子就干谁。
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而这个计划,本身就需要一定时间去推动,这些时间,也足够大夏王朝快速发展。
当然,计划如此美好,还有一个点就是,?
?家经济发展必须要良好。
百姓兜里没钱,说什么都是虚的。
所以想要长期发展,还是要做很多事情。
但这个计划,绝对没有半点问题。
很快。
顾锦年开始画图。
有几样东西必须要先搞出来。
玻璃镜子,鸡精,细盐,这些东西必须要搞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