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现在。
至于自己二弟子龙,早上了贼船了,这几个月一直恶补关于文治方面的书籍。
到现在已经有了半桶水的水平。
即使只有半桶水,那也是水啊。
时隔一个月。
远在北海高密县的郑玄收到了卢植的来信。
信上就写了两句话。
我学生刘备当上党太守了,你懂这是什么意思。
对于成天宅在家里,不怎么听闻窗外事的郑玄来说,卢植就是他的好朋友,好了几十年的那种。
自己可以守节不仕,但自己的学生没必要陪着自己这个糟老头子。
大丈夫守节不仕的终归是少数,建功立业才是常态。
随后郑玄把自己学生叫到近前。
看着自己学生,朝气蓬勃,面意气风发的样子,不由得感叹。
果然还是应尽早打发走,他们跟在我身边,只会显得我很老。
随后,缓缓开口道。
“公祐,子尼,你二人今已学有所成,虽名声方面有所欠缺。
但我郑康成教出来的学生,本就自带声望。
你们当初和刘玄德聊的颇为投机,想去投奔与他。
但当时刘玄德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自身尚不安稳,如何能招揽贤才。
今刘玄德初征为上党太守,麾下正是用人之际。
我特举荐你二人,助其一臂之力,望你二人不要砸了为师的招牌。”
郑玄说完后,摆了摆手。
准其二人回家叩拜父母。
之后的路啊,为师就不管了。
国渊、孙乾二人收拾好东西后,拜别老师。
二人相约好时间、地点暂且不提。
单说此时尚在洛阳城的牵招。
牵招作为第一个收到(刘备当太守)这个消息的人。
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不过,这个月亮被牵招老师乐隐给挡上了。
自打乐隐决定躺平,不给何苗干活之后,那空闲时间就相当多了,从早到晚的带着几个学生下乡送温暖。
《孝经》是本好书啊,既能教化百姓,又能开启民智。
关键是简单啊,讲故事么,谁不会讲。
乐隐对此乐在其中,牵招可腻歪透了。
就这么几个故事,讲半年了。
要不是不允许篡改孝经,牵招都打算编几个故事了...
在刘备刚去扬州募兵的时候,牵招就打算一同前往。
但是被乐隐发现了意图,随后事情就简单了,牵招没去成。
这次刘备当太守了,那麾下正是用人之际,而我牵招学有所成,能文能武。
一边是自己老师,一边是自己兄弟,两边都是亲人...
这还用选么,三年之后在来老师床前叩头...
在刘备准备去上党赴任的时候,牵招见老师还没有放自己走的意思。
然后偷摸收拾了一点行李,当晚喝了坛酒壮了壮胆子,就准备开溜。
牵招刚走到院子里,碰见了小解归来的乐隐...
师生二人的眼睛,就直勾勾的盯着对方。
这可把牵招吓出一身冷汗,内心不住的哀叹。
完了,完了,今天少不得一顿竹条了。
乐隐见牵招一副鬼鬼祟祟的样子,旋即一想,就知道这家伙干啥去了,肯定是找刘备去了。
内心不由得长叹。
学生长大了啊。
随后,乐隐就把手里的灯笼吹灭了,嘴里还不住的嘀咕。
“这邪风,真怪唉,居然把某的灯笼吹灭了。”
摸着黑,走进了房中。
刚进屋子不一会,就从屋里扔了几卷书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