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七章 中平三年结束了啊(2 / 3)

珍品,只要到时候弄清楚彩锦怎么织造的,然后自己在照搬到麻这玩意身上试试,成了,那就发财了,即使不成,那也只不过是浪费一点时间...

想到这里,刘备对甘宁说道。

“兴霸,益州的彩锦,都掌握在哪些家族手里?

对了,还得找一批蚕农,在从益州那些世家这里抠一些,那里要一些,到时候咱得自己会织造啊。”

甘宁听到这,脸色沉重的点了点头,玄德公说的没错啊,彩锦的销售渠道都被世家大族垄断了,自己想踏足彩锦行业,确实得从世家口中,抠一些出来。

想了好半天后,沉声道。

“彩锦这东西,都被益州的大族垄断了。

玄德公说的没错,咱们首先得能独立生产织造,省的将来受制于人。

其次,咱们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得自己掌握彩锦的织造方法,以及培养出属于自己的蚕农。”

甘宁说的这番话,越琢磨越不对味,但刘备也没多想,只是借几个蚕农帮忙试验一下麻而已,到时候和这世家要俩,和别的世家借一个,然后在找一些散户,应该就能凑上几十个人了。

想到这里,刘备拍着甘宁肩膀说道。

“兴霸,此事关系到上党百姓的福祉啊,想要百姓过的好,钱财副业少不了。

我也知道那些益州大族对于此事会有很强的抵触心理。

到时候实在不行...

唉...”

说到这,刘备叹了一口,本来打算弄一套完整的织造方法,让上党诸人自己研究的,可是后来想到蜀锦这玩意,依稀记得直到三国结束都没传到中原来...

蜀中那帮人,将这玩意看的死死的,蚕农也护的死死的,不太好办啊...

索性,退而求其次,找一批蚕农,让他们研究麻线,穿不起蜀锦的大有人在,但穿不起麻的,那就太少了...

甘宁听到这,也沉重的点了点头,对刘备拱手道。

“玄德公,这需要一点时间,那些家族是不会轻易将自己的核心利益交给我的。

到时候免不得做过一场。”

刘备听到这摆摆手,对甘宁嘱咐道。

“兴霸,不必如此,如事情进展不顺,放弃就是。

回去好好看看兵书,像什么《太公六韬》《黄石公三略》《司马法》《孙子》《吴子》的,等过两年,你来找我,我带你杀胡去。”

刘备和甘宁谈了半天后,发现甘宁挺对自己胃口,除了这货现在脑子里没啥东西外,一切都还不错,只要回去研究两年兵法,那妥妥的就能化身为一员大将了。

甘宁听到这话,脑海中就琢磨起来了,看来玄德公也知道益州那些大族不好相与啊,少不得要动用一些兵书上的计谋。

随后,甘宁冲刘备拱手道。

“玄德公放心,我回去之后,保证不再攻掠别人,而且一定会熟读春秋,吃透孙吴兵法,三略六韬的。

还请玄德公将位子留着,我一定会来的,少则两三年,多则四五载,我一定会给玄德公一份满意的答案。”

刘备听甘宁说完还愣了一下,攻掠别人?

随后,刘备才想起来,这货没从良之前,益州都叫他“锦帆贼”的。

至于什么满意的答案这种话,刘备也没有在意,毕竟这货只要读一些兵书,脑袋里装一些知识,在来点战斗经验也就够了。

自己也不指望甘宁,当那种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立马定乾坤的儒将了...

当个帅才或是将才就行了。

随后,给甘宁挑好马后,二人席地而坐,就坐在马厩旁边,拿出酒坛、豆子,又吃上了。

....

刘备看着甘宁骑马远去的背影,看着手里这封甘宁送给自己的地形图,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