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堂堂的区委书记被弄起来,就没有够份量的人说情呢?连赵喜才都是想知道这家伙啥时候被拿下。
不过,想一想这郭宁生在上面没啥奥,大家也反应过来了,做墙头草的就该当此报,谁要你没有组织呢?
这也就是所的天理昭彰报应不爽,郭宁生欺负王启斌是孤家寡人,就敢无事生非,眼下别人又欺负他外无强援——两者相差仿佛。
赵喜才这边刚一动作,警惕性极高的伍海滨就发现了,心说你小子打得算盘啊,果然是借着陈太忠在前面搏杀,自己要在背后浑水摸鱼,不过,我怎么能让你如愿呢?
把王启斌放出来,我这已经是给了你蒙系面子了,坐视郭宁生被审查不伸手,更是给了面子,你再抢这个区委书记的位子……欺人太甚了!
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第一场雪
对于东城区委书记一职的人选,伍海滨手里掌握的人比赵喜才的多,既然已经打算放弃郭宁生了,他就计划尽快地落实相关人选。
谁想,就在这个时候,有人谨慎地向伍书记提出一桩事来:赵喜才跟陈太忠虽然同属蒙系,却未必是对眼的。
提建议的人并不知道真实的情况,之所以有这么个猜测,完全是因为一个细节,省纪检委出动,纯粹是陈太忠出的力气,而赵喜才的人后来才去纪检委打听消息。
两人要是真的精诚合作,赵市长根本无需露面,藏在陈太忠背后静待时机即可,等时机成熟了,猛地蹿出来抢占位置,岂不是好过现在没头没脑地瞎打听?不但丧失了隐蔽性,更给别人增加了可乘之机。
啧,人才啊,伍海滨听到这个猜测,也禁不住叹服,这社会从不缺少人才,缺少的只是发现人才的眼光,从细微的表象中能分析、联想到这么多连自己都忽略的东西是人才是什么?
其实,我也能想到这个,不过是这件事太小,我没去留意而已书记也是个很自负的人,他很快地为自己的疏忽找到了借口——陈太忠只是个副处嘛,我可是副省来的。
当然不是疏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已经发现这一点了,而且必须承认,这个猜测合情合理,十有是事实。
赵喜才和陈太忠级别相差太远,跟蒙艺的关系也不同,位置又不一样,又没有利益上的冲突种情况下,陈太忠动了素波的人居然不跟赵喜才说一声,这俩关系好得起来才怪。
总算是伍书记不知道前一阵的“记者被精神病”一事也是陈太忠推动的,要不他连琢磨的心思都省了—不像眼下为了以防万一,他还要找人落实这个猜测。
想一想郭宁生和王启斌的内斗,再想一想省纪检委和素波纪检委的纠缠,对于陈太忠和赵喜才之间可能的不合,伍海滨也没觉得有多么突兀是有点感慨,“内斗……内斗不止啊。”
这年头官场里的事情,只怕你想不到,却没有打听不到的,不多时就有确切的消息反馈了回来:赵陈两人非但不合且是势同水火。
就在伍海滨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赵喜才也终于后知后觉地听说敢情这次出手动郭宁生的,正是跟自己不对眼的陈太忠时间不由得大怒:没想到你小子小肚鸡肠到这种程度,你动他之前跟我招呼一声这个区委书记的位子,落在咱们手里的把握不是更大了吗?
是可忍孰不可忍啊,太没有大局感了!赵市长觉得自己要出离愤怒了,我可是帮着蒙老板掌控省会呢,你小子倒好,先是利用祖宝玉拿下了我的卫生局长,眼下又为了一己私欲,对付郭宁生都不跟我招呼,不行,我得找蒙书记告状去!
这个状他是非告不可的了,做为省会城市的市长,屡次三番地被一个小副处恶心到——你知道圈子的存在,是为了什么吗?
出乎赵市长的意料,蒙老板对这件事并不怎么在意,“喜才,你搞好自己的政府一摊就成了,伍海滨那里你保持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