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丝毫的歉意,有的只是浓浓的失望。
这就是盖棺定论了,张汇听得眼睛一红,差点掉了眼泪下来,到了这个时候,他不申辩一下,绝对不甘心,于是那畏惧心尽去,取而代之的无尽的不服气,“这是我跟他的个人恩怨,他比我还年轻……而且居然敢威胁要杀了我,做事比我嚣张一万倍。”
“他的程序比你正确,而他的运气,比你强了不止一万倍,”杜毅又猛猛地嘬一口烟,这次却是没狠狠地吐出,只是任由烟雾缓缓地从他口鼻中冒出,“写假条吧……官场上最怕碰到的对手,就是弄潮儿,他是真正的弄潮儿,而你不是。”
这是杜书记的真心话,换个人来,可能会打抱一下不平——张汇这四十一岁的正厅,又深得省委书记的青睐,这不算弄潮儿,什么才算弄潮儿?
但是杜毅真的不认为这是弄潮儿,或者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张汇的一切,都是他给予的缘故吧,但是杜老板有他自己的见解。
在这风云激荡的大时代里,有太多的幸运儿横空出世,但是真正的弄潮儿,必然会在风云际会之时,独立潮头。
一省一市的潮头,太小,中国的政治中心只有一个,那就是北京,能在京城各方的争斗中占据潮头,那才是真正的弄潮儿。
而陈太忠就是这么一个家伙,上次适逢其会地赶上科委的崛起,就已经很幸运了,而这次居然卷进了一号的指示该不该进纲领的超级大漩涡中。
作为中央委员,杜毅非常清楚这个漩涡有多么大,但是,惟其清楚,他反倒更为感叹这厮的运气——他杜某人都只有旁观的份儿,最多……也不过摇旗呐喊一下。
杜书记非常肯定,陈太忠是被迫卷入的,如果不是自己这边的压力太大,黄家就算愿意支持,十有也不会选择这么一个表达方式——这个吹风吹了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持观望态度的人,真的太多太多了。
具体到细节,其实也令人哭笑不得,一号的指示,跟精神文明建设有必然的关联吗?嗯,这么说吧……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反正上面说有,那就是有了,起码这个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跟精神文明建设是可以挂钩的。
那家伙……真的是有大运数的,不服不行,杜毅从来不怎么认可陈太忠的做人和做事的能力,但是他也承认,若是这种人都算不上弄潮儿,那么,天下也再没有人有资格可以被称作弄潮儿了。
一个正处,卷进了一堆正国、副国的纷争中,并且被拎出来做典型了——这是比较简单而直接的概括。
动张汇,杜毅也是很下了一番决心的,人非草木谁能无情?就是他的那句话,三年半以前,是杜省长亲口发话,将在省政府调研室做主任的张汇,提拔为了副秘书长。
一年多前他来省委上任,又将张汇带了过来,两年零三个月,副厅成为了正厅,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欣赏小张的文采,这么久了,私人也有点感情了。
但是张汇在这件事里,不但瞒着他而且做得太冲动,真的太让他失望了,包括后来薛时风对热点访谈的前倨后恭,一切的一切,都不能让他满意。
那个姓薛的,你要顶就顶到底嘛,态度一会儿就是一变,这都是什么玩意儿?当然,杜书记猜得出来,这是出自小张的授意,所以他第一次,对张汇的办事能力生出了怀疑之心——就你这手足无措的样儿,也配做我杜毅的贴心人?
不够给我丢人的那个时候,杜毅就已经决定,等此事完毕之后,过个一年半载的,就把张汇放出去——不能让这个人再在我身边了,这次你敢招惹黄家的人,下次没准就敢招惹蓝家的人。
所以,杜毅保张汇,也是为了个面子问题,但是今天北京这个电话,让他觉得,似乎该主动处理一下小张了,而最终,潘剑屏的请示电话,逼得他不得不尽快处理了——虽然,电话上的杜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