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不必服侍(2 / 3)

衣冠不南渡 历史系之狼 3125 字 11个月前

同时也是越来越大。这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饥饿与寒冷,是老百姓们必须要面对的两个生存难题。就这么一场大雪,不知能冻杀多少大魏百姓。当然,此刻遭灾的也不只是曹魏,蜀汉和东吴也是深受各类天灾的困扰。他们应对天灾的能力比曹魏更低,尤其是蜀汉,他们的南边已经不再如过去那般稳定,天灾频繁定然会伴随着叛乱,天灾和连年的战事,一定会导致国内不太平。虽然史书上对蜀汉内部的叛乱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是在蜀国遭受致命打击的时候,曾有人提议跑到南边去,但是当即就有大臣表示:南边多叛乱,不能过去。从这里能看出来,蜀汉内部已经有了很大的问题。天寒地冻,曹髦此刻却出现在了昭阳殿内。郭太后,司马妜,郑娴等几个人都在此处。郭太后的心情很不错。司马妜跟郑娴分别陪在她的身边,用各种好话来哄着她。他们正在吃着饭。“我儿啊,听闻吴国的宗室都来投降了?”“是啊,母亲,吴国的镇军将军前来投奔,我已经封了他为吴侯。”“哈哈哈”郭太后笑了起来,“那吴人岂不是气坏了?”司马妜夸赞道:“还是太后最能识人,太后当初不顾他人的反对,拥立陛下,陛下亲政之后,大魏国力大涨,秋收丰硕,又连着击败了蜀国和吴国,如今连吴国的宗室都来投降,想来陛下很快就能完成明皇帝的夙愿,完成先祖的志向,这都是太后的功劳呀!”郭太后的眼睛都眯成了月牙。气氛很是热切,可那言语之下,大概并没有什么真情实感。曹髦匆匆吃了些东西,随即开口说道:“母亲今年北方多寒灾,危害很严重,庙堂准备全力赈灾,只怕粮食不足唉,朕心里也很是苦恼啊。”郭太后想了想,虽然她出身边塞,可并不知道雪灾能有多严重,她想了想,所想到的就是道路上都是雪,百姓们躲在屋内,不敢出行的样子。“这赈灾的事情,怎么还需要皇帝亲自来做呢?”郭太后有些不理解,她也不是没有见过治理天下的,齐王且不论,就说明皇帝,当初明皇帝治理天下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多的事情啊。时不时就带着自己游玩,还在各地修建宫殿,收集天下各地的珍品,很少听到他抱怨天下的大事。唯独一次,也就是抱怨群臣们只会空谈不会办事。从未见过明皇帝整日皱着眉头,四处奔走的模样。怎么到了如今就是这样了呢?难道如今的群臣真的是无能到了极点吗?曹髦瞥了一眼司马妜,随即低下头来,没有说话。司马妜忽然靠近了太后,在她耳边说起了什么。看得出,郭太后听完她的话,神色有些惊愕。她沉思了片刻,又看向了曹髦。“我儿啊,我倒是有个想法多处遭灾,百姓疾苦,我想,是不是能削减皇宫内的支出,减少耗费,用节省下来的钱财去救济地方的百姓呢?”曹髦一愣,随即迟疑的说道:“母亲啊,这皇宫用支所节省下来的钱财能有多少呢?用这些来救济百姓,又能救下多少人呢?”“倘若因此让母亲为难,岂不是忤逆吗?”郭太后顿时有了信心,她以教训的口吻说道:“我儿这是什么话呢?难道做事就只能看其成效吗?就算节省下来的钱财不多,难道就没有任何的成效吗?至于受苦,我尚且不担心为了天下百姓而受苦,你又担心什么呢?”被太后训斥了一顿,曹髦赶忙低着头,接受了母亲的教诲。司马妜笑着说道:“太后仁慈,心怀天下百姓,定然要得到天下人的敬仰了!”曹髦没有说话,这本来就是他暗中吩咐司马妜去做的事情。缩少皇宫的用支,开除不必要的人员,这当然不能节省出来太多的钱财,可重要的不是这个。皇帝的行为,往往会引领整个国家,若是皇帝自己都爱奢华的东西,去跟大臣斗富,那整个国家都会是这样的大臣,可皇帝若是勤俭,那大概率会出现很多“勤俭”的人,且不管他是否是真心勤俭,又是否是假装勤俭,只要能将社会风气调整一些,那都是成功的。照常的吃完了饭菜,曹髦准备离开,郑娴却急忙跟上了曹髦。曹髦看着跟在身后的郑娴,“你还有什么事吗?”“太后让我尽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