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考核开始,此子狂妄至极!(7 / 9)

陈南喜欢中医,但是陈安却一般,他对于临床试验,药理研究很感兴趣,所以老爷子当时在世的时候,对于陈南的教导十分悉心。

虽然称不上世家子弟,但是陈南的基本功是从小就培养的。

望闻问切,中药方剂,经典古籍,陈老爷子收集的也不少。

所以,陈南本质上比起那些世家子弟,并不差,要不然一个民间中医,也不会能撑得起陈金河后来的公司发展了,而源城市人民医院老主任王厚普更加不会跟着陈景亭学习经方了。

答完了填空题,很快就到了简答题。

只是……第一个简答题,陈南就开眼了。

“问曰.华佗治伤寒法.与仲景少异何谓?仲景元化之术孰优?”

陈南顿时忍不住摇了摇头,这个题,可太考验能力了!

而且,仲景元化之术孰优?

谁厉害?

妈呀,这考的是什么?

开门就给了一个这样的题目!

陈南并没有被拦住,直接开始了答题。

其实,对于华佗的记载,也很多,华佗一生可不仅仅只有青囊经那么简单。

陈南写到:

“金方载华佗之言曰:夫伤寒,始得一日在皮肤,摩膏火灸之则愈,若不解者,二日在肤,可根据法针,服解肌散发汗,汗出则愈,若不解者,三日在肌……”

“雍曰:元化之术,指日期为候,仲景虽指日,而要在察阴阳六经之证……”

“至于仲景元化之术孰优,我认为未易优劣,大抵仲景之术,得于学识,元化之术,得于心悟,心悟则变化无常,自用多奇,而学人鲜能从,必欲从上圣之精微,为百世之模楷,非仲景而谁欤,故仲景之于医道,守其常也,元化之医道,从其变也……”

陈南写的很认真,这个出题人很有水平,既考验了基础,又有深意。

最重要的是,第二个问题其实考的是对于临床的感悟。

这就说明,考察者要知道的是做题人自己对于临床的认知,这很关键。

陈南做的很认真,看似考核,其实同样也是对于知识和感悟的梳理。

不得不说,能出这样的题目,绝对是大师!

……

而此时!

首都,一群泰斗级的国医大师围坐一个办公室内。

大家有说有笑。

中国中医药管理局的副局长孙皓笑着说道:“各位老师,这一次的考核题目,是真的难啊!”

“我现在都在担心,这一次的考核能有多少人能超过70分!”

孙皓是这一次培训班的班长,也是管理人员,他亲自参与了这一次的考核全过程。

听见孙皓的话,一名老者微微一笑:“这一次的考题,我们每个人一道题,其实考察的不仅仅是对方的基础,而且是对于中医的感悟!”

“难度,肯定是有的,但是……我们要筛选的就是人才!”

“全国这么多省市,大多数都是两三个名额,想要角逐,题目太简单了反而不容易挑选。”

另外一人微微一笑:“的确如此,不过,对于分数,我们在审查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放宽一些,不需要那么要求苛刻。”

一个羊角胡的老人笑眯眯的说到:“要说难度,我这边还是从经典出发了,益平兄才是真正的难题啊,他竟然让比较温病各家的不足,呵呵……现在的人,有几个对于各家之言有太多研究的,基本上都是看的《温病条辨》。”

黄益平笑了笑:“从各家出发,可以体悟各家学术思想,这对于形成中医临床思维能力有好处,看书看经典,容易看糊涂,更容易看死。”

“不过,要说难度,我觉得还是沈老爷子。”

“贾老爷子竟然把他们医院的一个疑难患者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