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没救了!(2 / 5)

而日本人民间却是推崇中医的,这就滋生了对于汉方药的需求。

所以政府在2001年之后,日本医学部的教学大纲中增加了一条“能解说汉方药”,这样医学院有了一点讲解汉方药的课程。

这一点,是日本关于中医的一个举措。

也是一个信号!

废医验药!

他们认为,应该废除既无解剖学也无生理学的科学支持,以阴阳八卦的玄学巫术忽悠人的中医,但对于确有疗效的中药和其他医疗技术则在规范化科学化之后予以接纳,这就形成了现在日本特有的“汉方医学”。

可是,中药源自于中医理论,在失去根本之后,能学到中医真谛吗?

日本终究是一个受到中国文化影响极为深厚的国家。

日本医师协会内部,也就出现了一个新的协会,叫做“汉医会”。

他不叫汉方会,而叫汉医会,这就恰巧说明了一些对于汉方激励推崇的人,对于中医的态度,是十分微妙的。

日本的医师协会不比中国,他们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协会是可以影响到体制里面的。

但是,无论怎么说。

日本的中医产业确实比中国发达,中药质量比中国要好。

但是论医术,还是中国的中医远高于日本的。

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可是……

日本的中医大师真正出现,是在80年代以后。

大量的汉方药出现在中国的本土市场,那时候,千万不要觉得我们所吃的一些中成药都是国内的,恰恰相反,很多都是日本公司研发的。

汉方药就是中药的规范化流水线产品。

目前全世界90的中药市场销售来自日本,而其中90原材料中国进口。

那时候,就有很多日本人前来学习。

而杏林苑却圆满的接纳了他们。

因为人家带来了技术的革新!

那时候,国内资本正在萌芽,而八九十年代的日本,是号称可以买下美国的存在。

他们有钱有技术,来到杏林苑之后,推出了积分制度。

重视人才!

这一点,让当时的杏林苑风头大盛。

而人家的目的,也很单纯,就是拿到遗留的古方和一些书籍。

用来彼此交换!

而交换的形式,就是积分。

他们需要帮助国内建厂,给予技术入股,然后在国内大肆开发和发展中医药公司。

因为他们很清楚,汉方药,真正的市场,不在世界,而在中国。

世界市场占据了中国国内不到十分之一的份额,他们自然值得取舍。

可是……

贸然进来,人家不认可你。

杏林苑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件事儿。

而从那以后,日本的汉医会,也派来了很多优秀的汉医人员,在这里进行学习。

山本寻,就是其中一人!

而他真正辉煌的,还属于21世纪以后,20152020年五年期间,直接登上杏林圣手榜,而且连续攻擂。

直到当时排名第八的龚先生出手,这才让杏林苑内不至于太过于丢脸。

可是,按照挑馆的规则,输了就是要输掉东西的。

那时候,山本寻也得到了不少民间孤本和一些医馆的镇店技术。

说什么日本中医医学发展不行。

那的确整体比起我们差了十万八千里。

但是,谁规定日本人就要待在日本的?

这是一个国际社会,目前国内,日本合资参与到中医产业园内的比例,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与日本相比,我国的中药日常化进程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据统计,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