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严母教子(2 / 3)

大明官 随轻风去 3279 字 7个月前

这是年轻人的游戏,为了替王铨和本地人找回面子,祝允明、都穆、杨循吉三人都去了,请那方应物夜宴。

最强组合出动,这实在没有可能性会输掉,所有人都相信,即便是去了京师,这个组合也不会输人。然而就是这个被认为是最不可能的事情,却偏偏发生了。

虽然没有裁判判定输赢关系,但从望远楼回去后,祝允明修道去了,都穆喊着要出家,杨循吉只会反复念叨“大神通可怖”。这若还不算输,那什么算输?

关键是,输都不知道怎么输的,找当事人打听消息的都感到糊里糊涂,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

因为这场才华碰撞,并没有出现什么光芒耀眼的火花,也没有出现脍炙人口的名篇,难道方应物那首台阁风能算名作?

好像从头到尾就是打了一场闷仗,方应物莫名其妙的就占了上风,谈笑之间就将苏州三人组虐掉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还好有另外的渠道,当夜参加了宴会有几个名妓。于是这几位美人便突然生意爆好了,客人纷至沓来、应接不暇,一天见上十几个都是少的。

虽然助兴的美人们当时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方应物身上,满心思都是如何将方应物肚子里那些震慑人心的名篇勾引出来。

至于三人组是可以天天见的,不急于一时,美人们便没有太多注意。但她们毕竟是经历者,于是一些小细节也渐渐流传出来了。

比如方应物大肆抨击吴中士子写诗词没气调,口水太多,配不上苏州城的美人们......当即惹得士人一片愤然,到处都是暴怒的声讨。

但“人生若只如初见”和“为谁风露立中宵”四句残诗传出来后。苏州士子群体的滔天气势就被遏制住了。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从搭配美人的角度看。这四句虽然还只是冰山一角,但已经具有压倒性的水准了,确实远不是口水诗所能比的。

而且还有个奇怪现象,虽然苏州府士子仍不服气的很多,愤愤不平的比比皆是;

但在花界业者、闺阁弱质这里,也就是女性人群里,舆论却呈现出一边倒态势,全部将只闻名不见人的方公子视为了第一知心哥哥或者知心弟弟。

可谓是四句残诗动姑苏。满城芳心愁锦书。大概方应物也没料到,自己居然还有“妇女之友”的潜质,可惜进一步开发起来难度颇大。

却说这日方应物又在行辕里坐不住了,要出去散心。这次他计划走远一点,到另一个名胜虎丘那里游玩。心里正想着,出了屋门却迎头碰上王六小姐。

王小姐挡住了方应物,劝道:“不要出去了。外面风头正大,你且在家安稳两天,父亲这两天随时可能回来!”

方应物对自己惹出的后果是有足够预计的,但王小姐这深宅大院女子也能如此之快的知晓?不由得惊讶道:“连你也知道了?”

王六小姐轻笑道:“我怎么不知道?昨日去赴闺阁姐妹的茶会,可是有几个大户千金委托到我这里,向我求浙江方公子的诗词。名声乍起。这下你可得意了罢?”

“多谢成全!”方应物拱手道。如今王恕老大人不在行辕中,若没有这位未来继母的有意纵容,他哪有机会三番两次的跑到城里刷声望?

难怪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位六小姐还没正式嫁给方家,就已经开始偏向方家人了。

如今面对王恕老大人。他方应物全面处于劣势,所能做的也就是靠刷声望来稍稍壮大自己的话语权了。如果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变成了名人。那么面对王恕老大人时自然不同。

看过《奋斗在新明朝》的都知道,大明的名利场中,饭可以不吃,声望不能不刷,声望是可当真金白银的硬通货。此时正好叫方应物遇到了公开辱骂商相公的王铨......

这时忽然有门禁过来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