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急迫(2 / 3)

单机南北朝 肥鸟先行 3155 字 4个月前

,去年开始收拢一些沃野镇的流民,父汗允许他们在此地农耕,这是在准备春耕了。”

高归义见到这些农民的状态不算太好,但是好歹也都有衣服穿,比起六镇之乱时期的六镇人好多了。

草原上也不是完全不适合农耕,这金山脚下确实是一块宝地,金山不仅仅产出矿物,还挡住了北下的寒风,又有一条水流从山上而下。

沿河地区的土壤还算是凑合,突厥人可能也是觉得这样的土地用来种草太浪费了,所以也收拢了一些六镇遗民来种田。

不过虽然这帮农民使用的还是木质的耒耜,这种已经是中原地区上古时代的农具了,在中原地区都已经换成了铁质的了。

看来突厥虽然产铁,但是作为柔然的锻奴,还是要上缴很大一部分,私自截留的铁也只能先造兵器。

高归义又随着阿史那土门来到一片草场,突厥妇女正在采摘野菜,男人则在马身上套着农具,用带齿的农具翻土。

“这也是汉人的法子,说是在春天翻土,到了夏季草长得更茂盛。”

阿史那土门用贪婪的眼神看着高归义,试探性的问道:

“听说当年柔然可汗迎娶大魏公主的时候,大魏公主可是带了数百册书籍作为嫁妆的?还有各种匠人数百?”

高归义故意吊着阿史那土门胃口说道:

“当年柔然可汗为了求娶我大魏公主,可是在洛阳住了三年,少首领也要去永乐城吗?”

阿史那土门连忙说道:

“那可不行,尊使能不能想想办法?”

说完,阿史那土门身边的亲随立刻塞上了金银。

高归义装作贪婪的样子,颠了颠手里的金银,这才满意的说道:

“事在人为,我父在苏郡公政务堂中任职,掌管机要,等这次回去五原城后,我就给父亲写信。”

听到这里,阿史那土门更是大喜,又让随从送上了更多的金银,他和高归义一日游玩下来,就快要拉着一起磕头结拜了。

使团其他人也都没闲着,苏泽派往五原城的使团成员,基本上都有语言天赋方面的词条,他们也搜集到了不少情报。

苏定舆汇总后,向高归义汇报道:

“阿史那吐务有两个成器的儿子,分别是阿史那土门和阿史那室点蜜,阿史那土门有勇有谋,最得到重用,次子阿史那室点蜜酷似其母,最得到阿史那吐务宠爱。”

高归义点头,草原上历来都有疼爱幼子的习俗。

这一方面是人类天性,对于年幼的儿子总是宠爱一些。另外一个是草原父子之间的竞争关系,在长子成年后可能威胁父亲的地位,所以游牧民族往往会在长子成年后,让他们带着一部分部族分出去单独成为部落,而最后的家业则交给幼子继承。

不过阿史那吐务才三十多岁,正是威望最高的时候,阿史那土门和阿史那室点蜜也都才成年,所以还没出现这种继承的问题。

“和那个阿史那室点蜜接触过吗?”

“没有,听说他被派往西边处理突厥事务去了。”

高归义笑了笑说道:

“看来这位阿史那室点蜜和父兄未必一条心,留他在金山是怕他坏事。如果不是一条心,那就好办了。”

高归义又在突厥部落留了几日,又打听到了不少消息,这才领着使团返回五原城。

——

五原城中,独孤信正在王思政的陪同下,验收新建城的五原城墙。

负责筑城的苏统(统万城的筑城匠)则穿着一身工匠的衣服,他手中持锥,用锥敲击城墙,如果入锥一指就会喊来负责此段的工匠责骂,然后勒令他们返工。

就连独孤信和韦孝宽都觉得苏统有点太严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