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鲁武艾平原在远古时代是一片茂密的森林,但后来由于野火焚烧的缘故,森林逐渐退化成了游牧场,牲畜能在这里找到比干草原更鲜嫩多汁的牧草;再后来,随着人类(马来半岛和印尼的移民)的定居,稻米栽培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本地也成了较为富裕的地区。
黄仪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到,奔流不息的贝齐布卡河在流出安卡拉方齐卡山地后,在尚未分成许多港汊而注入马任加湾(崩贝托卡湾)之前,贝齐布卡河及其许多小支流(包括马鲁武艾河)建造了一个宽广的冲积平原平原上有许多天然湖泊,雨季时是非常良好的蓄水池,调节着整片平原的洪涝灾害;在自然状态下这片沼泽地着肥沃的土壤,盖因数百年来每一次洪水泛滥都带来了一些壤土,久而久之给马鲁武艾平原增添了数不尽的营养元素,这从当地自然草本植物旺盛的长势中就能看得出来。
毫无疑问,这样肥沃的土地在后世也不会籍籍无名。事实上,马鲁武艾平原在后世一直是马达加斯加的谷仓之一,在开挖了长约100公里的主要灌溉渠网(利用河流及湖泊)后,在没有任何良种、化肥、农药的马达加斯加,当地人依托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还创造了平均每季每公顷42吨稻米产量的记录,成了国闻名的产粮区这从当地大片大片平整的稻田便可看得出来。
东岸人此时要想开发这片肥沃的平原,所需做的与后世马达加斯加其实别无二致,那就是先利用当地的河流与湖泊,修建一连串的水利设施,以充分利用雨季时山里奔腾而下的河水,并在旱季时通过湖泊调节各条河流、灌溉水渠的水位,以使其在旱季时也有稳定的流量,最大程度为农业生产帮助。
毋庸置疑的是,这不是一项小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人力暂时可能不是很缺,盖因附近遍地的萨卡拉瓦人、齐米厄提人、麦利那人还没去料理呢,必要的话部抓起来干活也无所谓,;资金的话以前有些关碍,但在本土即将转移部分进出口企业税金给新华夏开拓队政府后,可能问题也不是很大了,更何况新华县本身便有相当的石灰、水泥和砖瓦产量,运力也足够,开发马鲁武艾平原似乎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就看你有没有这个决心了。
“听说这里一年的种三季稻,而且无论什么地方都能种?”黄仪站在松软的草地上,自问自答般地说道“洪水退落后河漫滩上的稻米、梯田上的雨浇稻米、干季的灌溉稻米,看,多么多样化,生产成本也很低,这无疑保证了种植的高额利润。”
“我意已决!”半晌后黄仪右手猛地挥下,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马鲁武艾平原的稻作区必须尽快开发,先期可以多运一些原住民劳务工过来,让他们帮忙除草、清理石子、开挖水渠,但不准砍伐树木!适合种植粮食作物的地方种植粮食,不适合的地方也别勉强,花生、烟草、剑麻、梵天花、油棕、棉花、槚如树(腰果树)等经济作物都可以栽种,思维不要局限,要多动脑筋。”
当然了,说完以上这些的黄仪也没忘了将新华县保安团一部长期驻扎在这里,以抵御高原上麦利那人随时可能出现的反扑,毕竟东岸人抢占的马鲁武艾平原,他们一直也十分眼红呢,高原上可没条件这么出色的稻作平原。整个马达加斯加能与之相媲美、并被称之为粮仓的农业区,满打满算也就只有阿劳特拉湖一处了,那里目前同样属于东岸人当初用微不足道的代价从土人手里购下的,简直太赚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