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偶识奇人得善缘(2 / 3)

挚求 梦佟朔 3685 字 2021-03-05

纯,药浓,够味。”

“大叔,这酒就是村里的那个小酒坊里酿出来的吧?”张建华好奇地问道。

“嗯,是啊,小酒坊虽小,但是都是纯粮食酿制的酒啊,这种酒喝着才健康,是那些用化工原料调制的酒没法比的。”仲文义点着头说道。

“什么!爸,你也开始研究酿酒了?你想当杜康再世?”仲达海一听,好奇地问道,老爸啥时候又开始研究酿酒了,这可是一门技术活。

仲文勇接过话语,笑道“你爸想搞这个小酒坊,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做法,自己种菜自己吃,自己酿酒自己喝,这才是丰衣足食、环保健康。”

仲文勇侃侃而谈,顺口讲起了那个杜康的故事。

这个杜康可是史传的‘酿酒始祖’,传说在黄帝的时候,有一个叫杜康的人专门负责管理粮食,而当时随着农耕的发展粮食每年都获得大丰收,可是粮食多了吃不完只能储藏在山洞里,山洞阴暗潮湿时间一久粮食部腐烂了,杜康便开始苦思冥想储粮的方法。有一天他来到树林里散步,发现了几棵枯死的大树,只剩下粗大空荡的树干,便灵就机一动把粮食部倒进了干燥的树干里。过了一段时间,杜康再次来到树林里查看粮食,他惊奇地发现储粮的枯树前横七竖八地躺着一些野猪、山羊和兔子,一动不动,好像死了一样。他连忙走近看个究竟,原来盛粮的树干裂开了几条缝,由里向外不断渗水。杜康觉得这些动物是舔吃了这水才躺倒的,可这究竟是什么水呢?他凑过去闻了闻只觉一股清香扑面而来,他禁不住尝了几口,顿时觉神清气爽。后来,杜康把这些浓香的水带回家,请大家品尝,都说好味道。就这样,酒在民间逐渐普及开来,杜康也被人们尊称为‘酒神’。

“其实,咱们村这个小酒坊,就是村里人存储粮食的地方啊。现在粮食才卖多少钱,要是酿出好酒来,价值又增加的不少。”仲文勇讲完杜康,感叹道。

“呵呵,我倒是没有想得那么长远,至少村里人以后不必再去买酒喝了,喝自己酿的酒就行,喝着放心,绝对不会喝假酒。”仲文义说道。

“哥,你的这个配药,就是前一阵子来咱们这儿的,那个姓叶的老先生告诉你的吧?”仲文勇看着仲文义问道。

仲文义喝了一口酒,这个酒泡的时间越长药味越浓,点点头说道“是他。他是云游路过这儿,在咱们村住了几宿,爬了几趟后山,还喝了后山上的山泉水,他说这个山泉水的水质很好,平时生活饮用对人的身体好。我觉得,他就是个身怀绝技的老中医,我没事就陪他到处转转看看,跟他闲唠嗑,他也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人,我是捉摸不透啊。村里的几个有病的孩子,吃了他开的中药,没几天都好了,比去医院打针吃药的效果好多了。”

“嗯,我见过那位叶老先生,我也觉得他是个奇人,看起来好像六十多岁的样子,健壮硬朗的很,我觉得他有八十多岁。”张建华在一旁说道。

“呵呵,是啊,我问过他,他说今年八十一岁,一点也不显年纪,懂中医的老先生,知道如何调理自己的养生之道,这是咱们学不来的。不过,跟他聊天,也知道了不少东西。”仲文义笑道,能够跟那位老先生结缘,这也算是一种福分。

“大叔,那位叶老先生云游四海,能够住在咱们村,还能跟您聊得来,这是一种善缘。因为您的为人善、行善行,所以老先生才送您这个泡酒的药方。”张建华眼睛闪亮地说道。

仲文义呵呵一笑“怎么说呢,跟他接触这几天,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讲究德行的人,行医向善,医者仁心。我听他讲过,说有什么奇经的,有什么八脉的,但我听不懂。”

仲文义心想,他哪有做什么善行,只是为村里多做点事罢了。

仲达海一听老爸说起老先生提到奇经,顿时心里好奇,拿出手机便搜索起来,然后说道“奇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