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那书生记载的故事,按照现代分析,其实更加复杂和诡异,不得不说他们的命是真的好。如果是换个时间,恐怕他们等到死也看不到这样的海市蜃楼,也不可能跟着幻象找到绿洲。
一般来说,海市蜃楼的出现,是有规律的,而且同一个地方会在相对固定的地方多次出现。这是因为自然原理一定,地形和环境相同,同样的现象总会在同样的条件下产生。
这也是后来人们渐渐接受了海市蜃楼是普通自然现象的原因。
但是书生所记载的那一次海市蜃楼算是比较特殊的那种,可能几万年就出现了那么一次。根据分析,那次的海市蜃楼,应该不只是折射的原因,还有两次反射现象作为辅助,所以形成条件相当苛刻。
当时书生他们遭遇的沙尘暴,虽然没有造成降雨,可是也导致了东荒当中的水汽聚集。当时的季节本就是雨季,这场沙尘暴的起因,很可能是由于长山另一边的低气压卷动造成的,而随着沙尘暴的产生,长山外的水汽也有一部分来到了东荒上空,当然到了东荒之后就被送上了高空。
在外面雨季,就是东荒最旱的时候,地面的温度,甚至接近地面的空气温度都高的不行。就算是有大量的水汽到来,也没有凝结成雨的条件。就算是凝结成了雨滴,那也会在从高空降落还没到地面之前,就重新被蒸发为水蒸气。
如此反复之下,沙尘暴带来的这些水汽,就这样在高空中形成了一个没有成云的水汽层。在下面的人是看不清楚,但是对于光线来说,这种水汽层,几乎相当是一面镜子,可以将地面反射的光线,重新反射向下。
当时书生他们看到的海市蜃楼,就是经过水汽层反射下来的景色,而这些景色,又经过了绿洲里面那一片巨大湖泊的反射向上。但是这个时候,由于绿洲和水汽层的存在,上空和地面的空气温度都有所下降,所以形成了一个比正常的空气层还要诡异的区域。
于是,经过湖面二次反射的景色,就这样通过这一片诡异的空气,折射到了书生他们商队的不远处。虽然说是折射,但是光线终究还是保持了一定的方向,所以他们才能跟随海市蜃楼找到那片绿洲。
至于他们找到绿洲的时候,上空的水汽层已经在自然条件的调解下开始扩散开来,不再形成镜面,或者反射的景色也偏离到了其他的地方,而不是反射到湖面上,所以他们也没有再次看到那座城的景色。
可以说,这一次的海市蜃楼,对于形成条件来说已经是相当苛刻了。无论是长山那边的低气压和水汽卷动方式,还是沙尘暴的行动方向,都无法控制。而且那座绿洲所在的地方也很恰当,正好配合上上空水汽层的反射。
而且从上空的水汽层来说,只有在那十几分钟的时间里,才会形成一个足够的镜面效果,太早的话还没有稳定下来,太晚的话就已经扩散开来稀薄了。而且水汽层所在的高度和形成的厚度,也受到当时的阳光和地面热空气的影响,控制住水汽在空中凝结下落和重新蒸发的范围。
同时,水汽层所产生的热量搬运,也将下面的热量搬运到更高空,才导致了地面和高空当中的温度差刚好能够产生这种诡异的温度阶梯,让湖面反射的镜像,能够投射到热空气当中,差了一度,可能就没有这种效果了。
所以说,这一次的海市蜃楼,可能上万年都不可能再有下一次了,干脆就是一个巧合而已。
巧合会出现一次,会出现两次,但是不会连着出现许多次。按照四名安家宗师的说法,最近海面上曾经出现过连续四次海市蜃楼,而且海市蜃楼也看不清到底是什么。
刚开始,他们还以为是异常的天气现象,毕竟东海上什么都有。可是听了安小语的话之后,他们也开始意识到了,这几次海市蜃楼,很可能没那么简单。一个从来都没有出现过海市蜃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