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子,坦荡荡。
考虑到张良是君子,李恪也是君子,大家都是坦坦荡荡的人,肯定要说到做到。
故哪怕食生味美多滋,李恪也只能忍痛而弃,急急安排风舞前去拜访郡守府,以墨家的身份痛陈利害。
半个多时辰之后,风舞回来了,怀里还抱着一卷简书,脸上表情一言难尽。
李恪奇怪问“怎的,莫非是没见着郡守腾”
“见着了。”风舞琢磨着言语,一字一顿,“郡守风姿不凡,请了好些官吏一道见我,堂上堂下,乌泱泱三十余人。”
李恪哭笑不得道“看来他也不是一无所知嘛。”
“或是吧”风舞叹了口气,正襟而坐,“禀先生,不辱使命。”
“那位郡守可有回应”
“回应在此。”
李恪看风舞双手递上怀中简书,本以为是郡守腾的私信,谁知道
吏有五善一曰忠信敬上,二曰清廉毋謗,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為善行,五曰恭敬多让。五者毕至,必有大赏。
吏有五失一曰夸以泄,二曰贵以泰,三曰擅裚割,四曰犯上弗知害,五曰贱士而贵贝。
一曰见民倨傲,二曰不安其朝,三曰居官善取,四曰受令不履,五曰安家室忘官府。
一曰不察所亲,不察所亲则怨数至;二曰不知所使,不知所使则以权衡求利;三曰兴事不当,兴事不当zé所指;四曰善言惰行,则士毋所比;五曰非上,身及于死。
“为吏之道啊”李恪叹了口气,隐约知道这位郡守腾为何会在官场越混越差。.p> 风舞满脸好奇“先生,你可知郡守之意”
“大概知道一点。”
“其行何意”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李恪开口念出论语宪问中的一段对话,只是墨者非儒,风舞根本就不曾看过论语,所以一时茫然,苦思半晌也不知子墨子何时跟儒家子贡打过交道。
李恪看他皱巴着脸,哑然失笑“非儒非儒,你们连儒家几部经典都不读,又谈何非儒”
风舞惊道“方才是儒家典故”
“语出宪问,大意是孔仲尼大谈君子之道,子贡便恭维说,夫子原来是在说自己呀。”
风舞想了一想,一张脸登时通红“腾无耻之尤”
李恪耸了耸肩,随手把那卷简书抛进炭盆,还找了个火钳搅了搅。
“我等该做的都做了,无愧于人,无愧于心。郡守既然觉得他是好官,出入当有万民加护,那便由他自去安排便是。”
“唯”
郡守府,后堂议事。
郡守腾高居主座,左右分别是监御使彷和郡尉孟德,南郡的郡三官坐在一处,谈笑风生。
监御使彷拱手说道“今日那位墨者之言,我看郡守还需防备才是。”
“彷君多虑了。”郡守腾哈哈一笑,“墨家历与大秦不合,此番卖好,不过是察觉事有疏漏,强作弥补。.既知事有败露,必不会再行谋刺之举。”
“郡守觉得,欲行谋刺之人仍是墨家”
郡守腾一副胸有成竹的姿态,朗声道“南郡素来平和,百姓安居,除却不安分的墨家,又有何人会行谋刺之举”
“既如此,今日郡守何不将那墨者擒下”
“擒下”郡守腾想了想,“德君探查数日,始终不曾拿住那个仇的把柄。除他之外,余者皆从罪之徒,我担心肆意擒人,会惊动主使。”
郡尉孟德羞臊下拜“下官无能”
“继续寻找墨者仇之踪迹。墨家之人前据后恭,此事或仍有变故。”
“上官高见”
夜,寝浦,李恪盘腿坐在顶层露台,煮着茶,眼望着云梦夜色。
“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