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陛下以为非臣在臣处”
“他在么”
“在。”
“是否藏身于墨家苍居”
“是。”
“苍居在何处”
李恪闭上眼“陛下,您明知道,臣不会说。”
始皇帝的眼睛眯起来“以卿之智慧,也相信小小的苍居就足以保下墨家道统”
李恪干脆摇头“苍居藏于恒山腹地,方圆不过四五百顷。若墨家有朝一日真有灭顶之祸,区区之地自然守不住墨家道统,墨家消亡是必然的事情。”
“那卿因何不愿告诉朕”始皇帝前倾过身体,循循善诱道,“朕知道墨家与仙家有故旧之情,卿是墨家的钜子,不方便将仙家正传交托给朕。卿只需告诉朕位置,朕自派人去请,再不济,朕亲自去请”
“墨家与长生在陛下心中,这二者孰重”
李恪突如其来的问话让始皇帝愣在当场,他呐呐说“墨家已然归秦,卿早晚会是大秦的相国,朕求长生,与墨家何干”
“有关的。”李恪说,“墨家如今八千三百六十九人,其中有七千四百四十二人为大秦效力,无论技力强弱,智高与低,皆是真正的墨者。若陛下非要去苍居,臣拦不住,但臣却敢说,从您踏上苍居的那一刻起,墨家便不再是墨家,正如法家早已不是当年之法家”
始皇帝长吸了一口气,摆正身子,重掌威仪“朕,要听理由。”
李恪拱手一揖。
“陛下可知苍居是何物”
“何物”
“苍居者,藏居也。当年子墨子履世,于恒山发现一处奇岛。此岛飘于水上,忽而起,忽而落,无根无定。子墨子以此为奇,便邀了公输子,欧冶家三大铸剑师,以及仙家当时的三位真人,元始、通天、太上,共治于地。苍居集天下伟力,历时三载应允而生,只因其建成后便再不存于世上,这才有苍居之名”
始皇帝眨巴了一下眼睛“不存于世上”
“地自然在世上,然其蜃影万千,忽沉于九幽,忽浮于九天,此等奇岛如何能称存世”
“墨家伟力当真如斯”始皇帝不愿信,但隐隐约约又找不出反驳的道理。
李恪叹了一声,说“陛下命人寻过苍居吧天下墨者进进出出,想必陛下早已经锁定了大致的入口方位,何以依旧遍寻不见”
始皇帝顿时词穷。
他沉默半晌,疲惫说道“卿只需告诉我,为何朕一旦去了苍居,墨家便不再是墨家。”
“陛下其实是知道的。”李恪说,“墨艺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令国力迅速强大,另一方面又在方方面面打破旧有的秩序。秩序崩则国乱,强国之人瞬息国贼,必为千夫所指,万民所弃。”
“中原地大物博,臣不愿去,咸阳繁华当世,臣不愿留。是臣自贱么非也,臣将墨家变法之端如插针般插在河间,只因此地既在中原之畔,又不受中原所束。”
“河间让世人获利,世人便有了改变的愿景。河间让大秦获利,大秦便有了调整的契机。臣听闻今岁朝廷多有变法之声,那些旧有的秦律法条日渐改动,为了就是更好地接受河间之利。等中原做好了准备,或十年,或百年,那时,才是墨艺在中原生根,光耀我大秦之时。”
始皇帝皱着眉“卿的想法朕先前多少猜到了些,可这与苍居有何关联”
“因为即便身在河间,墨者们也随时抱着被碾碎的觉悟。”
“苍居是墨者心中的依仗。”李恪斩钉截铁说,“臣知道苍居救不了墨家,但臣不能说。陛下知道仙丹得不了长生,陛下亦不能说。有苍居在,世上墨者才敢大肆挥洒才华,才敢殚精竭虑为大秦谋福,因为在他们心中,无论如何都有退养生息之地。”
“可若是苍居曝光了,这片心中的依仗便没有了。墨者们没了依仗,做事便束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