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的围巾、t恤之类的商品,我特别想知道,你们有没有染过什么特别好玩,或者一看就不一般的东西?
草木染除了布之外,还可以尝试各种材质木头、皮质、水泥、纸等等,多少都试过一些吧。
「岁时记」经常举办一些线下活动,也有不同的体验课程,大家会对哪些活动更感兴趣一点?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吗?
有时候参加活动的客人会染出一些我们没想过,但是很漂亮的图案,我们就会记录下来。这个算是收获吧。但基本上活动不会有太大收获,它对我们来说更是营利方式。
我们靠力所能及的产品和活动支撑工作室的营收,让我们有能力去做更深入的学习,做同时在技术和审美上都更上一层的草木染制品。所以可以说我们现在是在赚学费吧。
你们也时常和厦门的好邻居们做一些合作,比如跟heysalt合作的草木染材料包,trytry系列是草木染跟刺子秀相结合的一次尝试,接下来会有什么新的合作计划吗?
没有合作计划。不过最近我们的家居线会推出一个「星际系列」,使用蜡染手绘来表现星月的图案,也算是应景中秋吧。
与heysalt合作推出的草木染材料包,让你完整体验精炼布料、萃取染液、扎染图案至染布的部过程
草木染发源于史前时期,是一项古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采集的过程中发现了诸多花果植物的根、茎、皮、叶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提取汁液,于是,植物染料开始出现。
经过反复尝试摸索,祖先们掌握了运用植物汁液来染色的方法,传说轩辕黄帝时人们已经开始使用草木染色制衣。到了夏朝,据后世史料记载,当时的先民开始人工种植蓝草并使用蓝草进行染色。
周朝时,中国古代的草木染技术已趋于成熟,随着草木染料数量和种类规模的扩大,甚至在周礼体制下设立了专职掌管纺织品染色的官员,名为“染人”,他们的职务范围是“染草”。
而民间,诗经中大量“青青子衿”之类的诗句也体现了植物染料在当时的风靡。
直到秦汉,草木中提取的植物染料已逐渐取代了远古时期作为主要染料使用的矿物染料,以植物染料染色纺织品的草木染技术成为了中国古代的主流染色技术。
《说文解字》中记载了在东汉时期总共有39种色彩的名称。自汉至盛唐,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草木染技术造就了一匹匹色彩绚丽的丝绸织物,它们通过繁华的丝绸之路,远销中亚、西亚,甚至地中海沿岸和欧洲。
宋朝以后的海上丝绸之路更扩大了其销售范围,使中国古代的草木染产品走向世界,在这个过程中草木染技术也传播到了日本等国。
在中国古代史上,一直到清代,《雪宦绣谱》将传统绣线的颜色归为青、黄、红、黑、白、绿、赭、紫、葱9类,又按深浅分成745色,足可见草木染的使用规模之大,技术之成熟。
草木染的方式多样,有生叶染、媒染、煎煮染、发酵染、敲拓染、套染、扎染。
字面意思来看就是直接通过新鲜的植物来进行染色的方法,具体而言,生叶染是针对直接可以提取出色素的植物染料而言的,将植物的染色部分(根、茎、皮、叶、果等)直接在常温下粉碎榨汁处理后提取出充满色素的汁液进行染色的染色方法。这是最简易的染色方式,但对染料有一定要求。
媒染是通过媒染剂这一载体,使色素依附于织物的染色方法。主要是针对无法直接提取色素和对纤维素没有亲和力的染料,可在提取色素过程中加入媒染剂,使染色素能顺利依附于植物。
大部分植物色素无法长久保持,易分解,媒染剂能使色素存在时限延长,并且媒染剂是对植物染色色度,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