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手工锡器(2)(3 / 5)

大时代的梦 莞简妤 10261 字 2020-02-05

沈存周以制锡壶名于世,沈朗亭亦以善制锡壶名世,故宫藏其桃式倒流锡壶一件。

清乾隆年间?苏州王东文,清乾隆时吴县(今苏州)人。在西施缘起、乾隆最爱的苏州古镇木渎开铜锡作坊,擅制手炉,为苏州制锡名家。乾隆年间,苏州的铜、锡、铁器等治业工匠多来知无锡。在各制作工坊间以王东文铜锡最有名。晚清以来,仿冒王东文铜锡名号的店铺在苏锡常甚至整个苏南地区从未中断过。

清嘉庆道光年间?江苏扬州人卢葵生锡壶与漆器结合更是他的创造。

清嘉庆道光年间?浙江绍兴人朱石梅首创砂胎锡壶,锡求上佳,工求精绝。

清道光咸丰年间?王善才、刘仁山、朱贞士等制锡器名手所制锡器也极为精工。

个旧曾是世界的“锡老大”,落寞的矿业城市自己孕育了新希望,锡工艺在庞大的金属贸易衰落后,显示着永恒的生命力。赖庆国也让人看到一个手工艺人的理想状态,在他亲自打造的世外桃源里,锡产业和品牌化,也能传承传统工艺。手艺人和企业家,在他的道路上并行不悖。

锡是金属中的术士,总带着神秘色彩,古人常在井底放锡块来净化水质,日本宫廷最好的御酒都用锡器盛装,据说会更醇厚清冽。

1745年,瑞典东印度公司的哥德堡号船触礁沉没后,在230多年后的1984年打捞出海,船上370吨茶叶沉没海底,尚有1000余公斤茶叶由于锡罐封装严密未受水浸变质。

在云南红河个旧——昔日的锡都,曾有超过10万人在此从事矿业相关的工作,期北山矿区的职工宿舍、家属楼、学校、电影院,车来车往,俨然一座矿业之城。

但2008年个旧被国家列为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数以万计的工人失业下岗,现在矿区街道上很难见到行人,只剩一片凋零。

而个旧那条“锡行街”,因满街的锡匠而得名,在不到50米长的一条小街上,集中了锡制工艺品作坊40多家,他们做边卖,从早到晚小街上都是一片扯风箱、敲打锡箔、叫卖议价的声音——这些景象早已是旧时期的一个传说。

在一片暮色沉沉的大背景中,赖庆国的锡文化创意产业园显得生机勃勃,除了工人的厂房车间,还有锡器藏品和作品展厅、学徒学艺的习艺坊、非遗手造作坊,以及一个乡村教堂。

喝茶会友有茶室,怀旧有小亭,他甚至弄来了一整节旧火车车厢,加上荷塘、竹林和几只锦鸡、孔雀到处都有浓浓的个人理想的痕迹。

作为锡工业界唯一的国家工艺美术大师,赖庆国近几年最大的成就是让锡在小范围内从旧工业时代的没落中过渡到新的文化产业形态。锡的保鲜能力也体现在自身的命运上。

一身中式服装、光头、大胡子外加一根烟斗,斜身坐在阳光斑驳微风习习的树下,一杯茶摆在从村里淘来到木头板凳上,赖庆国的形象跟他的企业和事业一样,都被好好地经营,运转良好如日中天。

“花了三年时间打造这个园子和平台,从今年开始,要认认真真做创作,虽然社会应酬仍需要占据一些时间,但条件好多了,就怕年纪大了,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或意识到了却没条件做。我今年51岁,在这个行当中,还算年轻。”一门手艺的传承、一个产业的发展,都依赖于这样新决心和新计划在手艺人心中生长出来并得到很好的坚持。赖庆国十几岁开始跟着传统锡匠师傅学艺,五十岁仍然可以有新的计划和开始。

厂房的一角,有两个砖砌的灶台,点上火,铁锅里放入锡块,温度达到231摄氏度锡便会融化成“锡汤”,舀一瓢缓缓注入模具,很快就能冷却成型,再拿来敲打锤炼,延展性也极好,锡是好脾气的金属,闪亮而柔和。

锡罐从古至今是被公认的储存茶叶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