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女性要依靠制陶的手艺养家糊口。
蓝桉问,“黎陶,过去也是一种谋生手段?”刘梅珍解释,在海南,黎陶曾经作为一种交换器物而存在。过去,生活物质贫乏,黎陶除了盛水、盛粮食外,还是一种“货币”。
会制作黎陶的人家,就将自家做好的黎陶,挑到别的地方兑换粮食。刘梅珍是个70后,也是一个黎陶制作艺人。谈起黎陶,她笑着说,她从小就看着母亲做黎陶,然后将做好的黎陶用竹筐挑到别的地方去兑换食物。
“那时候没什么吃的。”刘梅珍回忆,她所在的村子,家家户户都会做黎陶。上个世纪80年代,海南的生活物资还比较匮乏,有些地区有粮食,但没有盛放的器皿,而有些地方,比较贫穷,但是有做黎陶的手艺。“那时候,谁会做黎陶,就能照顾一家老小的生活。”
黎陶过去主要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过去,吃饭、盛米、盛水都是用黎陶。”刘梅珍说,过去,家家户户用的器皿几乎都是黎陶制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很多人家中鲜少能见到黎陶制品。“黎陶现在多数成了摆设。”
刘梅珍说,如今黎陶也出现在很多农贸市场上,但是很少有人购买。一则因为黎陶本身比较古朴、简单,与当代人追求精致美观的生活理念格格不入,二是因为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改变,黎陶制品已不再能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要。如今,黎陶制品主要用于家庭、酒店等装饰摆设。“酒店用于艺术摆设的比较多。”
刘梅珍称,黎陶用的土主要为高岭土,陶土质地细腻而富有黏性,且多见于田地、山里,采制陶用土,需要挖3米至5米深。制陶过程中,不能在水中撒盐,否则容易炸裂。
用清水和泥,通过拍片、捏制、画图,将陶坯做好之后,还要在阳光下晒上7天至10天,等陶坯晒干之后,再堆起柴火,将陶坯放在火上进行烧制。
如今,黎陶还出现了一个新的烧制方式—汽窑烧制。与传统烧陶方式相比,汽窑烧制有何特点?刘梅珍认真道,传统的烧陶方式,因为是用柴火进行烧制,烧制温度较低,一般在700摄氏度至摄氏度之间。
烧制出来的黎陶制品,色泽相对浅些,而且,在黎陶烧制出来之后,趁着高温,制陶人会用吉祥水撒在陶器上,待陶器冷却后,便会呈现自然的黑色斑点,即自然的图案。刘梅珍坦言,直到如今,一般的小型陶器依旧会采用传统烧陶方式。因为大型的陶器,用柴火烧制,不容易烧透。
刘梅珍解释,如今黎陶的烧制,除了一些家用器皿之外,主要以大型工艺品为主。汽窑烧制的温度约为1200摄氏度。“因为是高温烧制,所以这样的陶工艺品比较坚硬,颜色也比较深。”虽然同为黎陶制品,但是经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烧制,其呈现出的效果也有所不同。
汽窑烧制而成的黎陶,与传统黎陶,是否有质的变化?这也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什么样的黎陶才是传统意义的黎陶?“传统意义的黎陶就是用柴火烧制的。”刘梅珍在面对这个问题时,也显得有些迷茫。在她看来,传统的黎陶就是露天烧制的黎陶,用汽窑烧制的黎陶,虽然烧制方式不同,但是其本质一样,属于创新的黎陶。
虽然黎陶有了创新,但依旧有其独特性——不能上釉,只能保持其传统的色彩。“上釉,必须用细土,高温容易融化。但是黎陶用的是粗土。”刘梅珍说,他们曾经试过给黎陶上釉,但是一旦上釉,就需要1300摄氏度的高温,经过化学反应后才能成功,目前,黎陶的烧制温度还达不到那么高的温度。如果使用低温釉,则对身体有害。因此,黎陶的一大特点便是其原始的泥土色彩。
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黎陶的烧制有了创新。那么,在创新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