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保安腰刀(3)(3 / 4)

大时代的梦 莞简妤 7806 字 2020-02-05

根都是瞬即断为两截。这种腰刀还可以用作宰牲和餐具,削吃羊肉,更是方便、卫生。

保安腰刀锋利无比。削铁,刀口不缺,刀刃不卷。削发,只要把头发放在刀刃上用口轻轻一吹,头发立即就断。传统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工序多者达80多道,少者也有3040道。一般是先把择好的铁反复锻打,然后劈开加钢,最后淬火而成。其中制坯时的加钢、炼烧后的淬水至关重要,恰到好处的处理能保证刀具刚韧相济。

仅制作刀柄一项,就要对黄铜片、红铜丝、白铁丝、牛角、塑料等不同材料分别进行加工,然后将其巧妙叠合胶铆而成,雕绘上种种栩栩如生的精美图案,抛光打磨完毕,顿生五光十色,耀人眼目。

刀面上刻有七颗星、五朵梅、一条龙、一把手等图纹,纹饰精细;刀柄由红、黄铜片和铝片、牛角等材料叠合铆成,打磨后色泽艳丽,犹如彩锦;刀鞘多为铁鞘铜箍,配以装插的钢制镊子,既增添了刀鞘式样的美观,又可以防止刀体从鞘中滑出。

保安腰刀是保安族历史上一代代流传下来的传统手工技艺,也是保安族人民经数百年岁月,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锻造出来的民族文化瑰宝。

保安人制作腰刀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元代,保安人经过七八百年打制保安腰刀的丰富经历,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生产工艺流程,特别从定居于大河家以后,保安人凭着勤勉与智慧,在艰辛的打刀生涯中,从传统打刀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吸纳先进技术,提高锤炼技术,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工艺品,以工艺精巧,样式美观,刀刃锋利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保安腰刀与人们熟知的藏刀、蒙古刀一样,既是生活用具,也是一种装饰品。当然,也是馈赠贵宾亲友的首选礼品。保安腰刀作为保安族原汁原味保留下来的民族文化,以造型优美、线条明快、装潢考究而风行与西北一带,甚至在一些阿拉伯国家也颇有名气。因为保安腰刀不仅是保安族传统工艺的一部分,他更是保安族人民血液与灵魂的一部分。

冶洒力海,保安族,1973年剩余甘肃省积石山县大河家镇甘河滩村,家族世代打制保安腰刀,伯父冶陕家宝系鱼刀的创始人,父亲冶古白更是保安族地区有名的制刀能手,2007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安族要到锻制技艺”传承人。

冶洒力海从小就出入家中的腰刀作坊,耳濡目染,深得保安腰刀的制作要领。16岁时便可以独立完成所有工序,善于制作马头刀、波日季、雅吾其等品种,尤其擅长家族独门传授的鱼刀。目前,冶洒力海是首屈一指的鱼刀制作能手,他一直坚持以纯手工打制鱼刀,制作的鱼刀精致美观、经久耐用,在保安族地区享有盛誉。

打制一把传统的保安腰刀,要经过选料、熔化、锻打、加钢、淬火、刻膛、起刃、钻眼、整形、定制花纹、打磨抛光等40多道工序,有的刀子甚至有80多道工序。由于在加钢淬火、刀体修饰等方面的技术日渐精湛娴熟和多样化,保安腰刀的品种也得以不断增繁,相继出现了十样锦、波日季、雅吾其、双落、满把子、珠算刀、折花刀、鱼刀、西瓜头、马头刀等各种特色品类。

仅制作一把刀柄一项,就要对黄铜片、红铜丝、白铁丝、牛角、塑料等不同材料分别进行加工,然后将其巧妙叠合胶铆而成,雕绘上种种栩栩如生的精美图案,抛光打磨完毕,顿生五光十色、耀眼夺目。

而刀面上刻有七颗星、五朵梅、一条龙、一把手等图纹,纹饰精细,刀柄由红、黄铜片和铝片、牛角等材料叠合铆成,打磨后色泽艳丽,犹如彩锦,刀鞘多为铁鞘铜箍,配以装插的铜制镊子,增添了刀鞘样式的美观,又可以防止刀体从鞘中滑出。

每户保安人家都有铁匠,每位铁匠都有自己的特定刀面图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