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鼎炀侯最担心的是鼎炀城封地的利益。
在其他人看来,要说最开心的,同时也是最拎不清形势的,恐怕非太子姜蛰莫属,百里燕始终觉得他的世界观是有问题的。其亲晋国的态度,多数来自于西寰的床上功夫的软磨硬泡。
晋王出兵咸国,其好歹是晋王妹夫,心里觉得有种畸形的优越感和崇拜感,还情有可原,毕竟这种崇洋迷外的情节,是自卑者最常见的世界观。
但要说长孙国将会盟地点改在咸国,欺负到自家人的裤裆里,满世界都在看咸国的笑话,姜蛰也跟着瞎高兴,折腾自己的老子,这显然不是政治立场的问题,是心态出了问题。
当然,也不排除太子心机深沉,铤而走险逃避现实。
如果站在另一个角度考虑,太子如此而为只有三种结果。
其一,咸国取得压倒性政治胜利,咸王对太子更加不满,废之,姜蛰便解脱了夹在咸王与西寰之间的痛苦。当然,他的太子也到头了,但好过整天提心吊胆夹着尾巴做人,毕竟他这个太子当得不容易。
第二种结果是太子吃定咸国取得政治胜利,但咸王废立太子未果,太子依然还是太子,但却在政治立场上取信了晋国,让西寰更放心,如此有利于日后登基后处理晋国和国内的局面。
第三种结果更为恶劣,晋国取得政治上的胜利,咸国被打回原形,太子的地位因为西寰更加稳固,但也意味着太子登基后成为傀儡。
但无论哪一种结果,都意味着极高的政治风险,太子有这个城府和思维深度吗。
但如果没有,那他继续装疯卖傻有意思吗。就是再低能儿,作为一个男人的尊严,还能继续如此低三下四,不免让人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