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7章 夹心双壳体(2 / 3)

帝国行 督金卫 5118 字 2021-03-06

的硬度,硬度充其量与淬火钢球相当。

其二,高速钢刀具对淬火碳素钢乃至特种钢、淬火锰钢的加工难度极大,生产率极低,因此淬火零件多数采用加工粗加工后,需要磨削加工,而弹头只能车削。

没有硬质钨合金刀具情况下,一枚淬火特种钢弹头的成本是二十发普通爆破弹丸的生产耗时,这还不计刀具的强行损耗和电力、人力消耗,因此只能用工业钻石加工。

其三,咸军研发的穿甲弹主要是打城墙,性能上能满足一定钢甲破甲要求,但毕竟不是专业穿甲弹。

基于以上情况,百里燕断定,腋目人为了安和舰船技术指标,应该是吃水线以上用双壳体,吃水线一下用单层壳体,壳体内装淬火碳素钢球。

而双壳体一旦渗水,排水会异常麻烦,双壳体反而会成为一个巨大的水箱。

而船只水线以下中弹,比水线以上中弹更可怕,因为水压会增加水下爆炸后的水压威力,同时撕裂扩大伤口,如果水线以下也用双壳体存入弹丸,一旦中弹,就会大量渗水,水压将撕裂伤外层壳体,并通过与内层壳体的连接构件,撕裂内层壳体,并口迅速扩大伤害。

但如果是单层壳体,则能立即堵漏加固防,乃至用水密舱隔离,止撕裂扩大后波及其他舱室。

而水线以上用双壳体设计则没有这个问题,至多是洞口太大泄漏一些弹丸罢了。

以目前的技术条件,没有任何一种武器可以精准攻击水线以下的铁甲船体,所以叶信的645改加农炮只要不击中水线以下,就无法对腋目铁甲舰造成实质的损伤。

百里燕不得不考虑准备b计划,如果蛙人水下爆破失败,就只能启用b计划。

思考若定,百里燕与姜乾经由地道,前往陔陵城中地下网络与要塞炮台,向蒋杰、司空南二人了解战况损失,视察避难的百姓和兵士,探望了伤员,统计了最近的损失和城内人口。

自炮战以来,镇军、辅兵、广信军阵亡一千两百七余人,伤两千六百四十余人,百姓伤亡四千余人,多数是炮击城中造成的伤亡,隐蔽要塞、炮台和城墙反击的守军伤亡仅占部伤亡的两成,愣是腋目人如何炮击,广信依然屹立不倒坚如磐石,因此前期的防御建设可见是非常有效的。

当晚,百里燕拿到广信城中与各要塞人口数据,随即将电话打到轩云城陆军参谋本部(既陆参院),调用三千发95毫氯气弹,三十万件防毒面具与配套的活性炭过滤器。注2

活性炭防毒面具其实一早就有,当初是为冶炼提取有毒金属和化工厂使用,最早的型号十分简陋,仅用两层细目帆布制成的猪鼻式防毒面具,如今化工和冶金还在使用,军队使用的是650型防毒面具。

有鉴于毒气对生物有普遍杀伤作用,648年百里燕着手研制了另一款橡胶式防毒面具和氯气炮弹,两次改进后于650年定型。

与防毒面具配套的过滤盒有三种,一种仍是猪鼻式过滤器,直径六十毫,第二种直径增大,厚度不变,有效作用时间增加百分之六十。第三种需要通气管,使用背负式过滤桶。

三种过滤装置各有优缺点,但通常使用第一和第二种猪鼻式过滤器。

氯气弹与其他军火都是分开储存,仓库建在河边,轩云城并不具备储藏条件,也不可能储存军火甚至是有毒物质,但陆军参谋本部负责弹药储备,调动氯气弹需要特殊调动制度和程序,绝不能马虎。

十月廿四,三两卡车装载了二十名蛙人与设备抵达广信城,百里燕召集蛙人与众将开会,讨论如何试试水下爆破。

潜水所需的压缩空气瓶、目镜、潜水胶服、脚蹼和简单的呼吸配套装置一应俱,爆破器材将使用十块五斤tnt炸药与大块磁铁捆绑,吸附于罐头铁甲舰吃水线下,使用锡管液体雷管引爆。

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