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了又摘,摘了又抛;下边抛上边接,把一树桃子,摘个干净。真人接完桃子,自吃了一颗,王长吃了一颗,把一颗留与赵升,恰好余下二百一十四颗,分派诸弟子,每人一颗,竟然不多不少。
真人间“诸弟子中那个有本事,引得赵升上来?”
诸弟子面面相觑,谁敢答应?
真人自临崖上,舒出一臂,接引赵升。那臂忽长儿二三丈,直到赵升身边。赵升随臂而上,众弟子莫不大惊。
真人将所留桃实一颗,与赵升食毕。
真人笑而言曰“赵升心正,能投树上,足不蹬跌。吾今欲自试投下,若心正时,当得大桃。”
众弟子皆谏曰“吾师虽然广有道法,岂可自试于不测之崖乎?方才赵升幸赖吾师接引。若吾师坠下,更有何人接引吾师者?万万不可也。”
有数人牵住衣据,苦苦劝求。惟王长、赵升,默然无言。
真人不从众人之劝遂向空自抛。众人急觑桃树上不见真人踪迹;看着下面茫茫无底又无道路可通。
眼见得真人坠于深谷部知死活存亡。诸弟子人人惊叹个个悲啼。赵升对王长说道“师犹父也吾师自投不测之崖,吾何以自安?不若同投下去,看其下落。”
于是升、长二人,各奋身投下,刚落在真人之前。
只见真人端坐于磐石之上,见升、长坠下,大笑曰“吾料定汝二人必来也。”
这几桩故事,家唤做“七试赵升”。
那见得七试?第一试,辱骂不去。第二试,美色不动心。第三试,见金不取。第四试,见虎不惧。第五试,偿绢不吝、被诬不辨。第六试,存心济物。第七试,舍命从师。
原来这七试,都是真人的主意。那黄金、美女、大虫、乞丐,都是他役使精灵变化来的。
卖绢主人,也是假的。这叫做将假试真。凡人道之人,先要断除七情。
那七情?喜、怒、忧、惧、爱、恶、欲。
真人先前对诸弟子说过的“汝等俗气未除,安能遗世?”正谓此也。且说如今世俗之人,骄心傲气,见在的师长,说话略重了些,几自气愤愤地。况肯为求师上,受人辱骂,着甚要紧加添四十余日露宿之苦?只这一件,谁人肯做?至于“色”之一字,人都在这里头生,在这里头死,那个不着迷的?
列位看官们,假如你在闲居独宿之际,偶遇个妇人,不消一分半分颜色。管请你失魂落意,求之不得;况且十分美貌,颠倒(扌亚)身却不动心?古人中,除却柳下惠,只怕没有第二个人了。又如今人为着几赁钱钞上,兄弟分颜,朋友破口。在路上拾得一文钱,却也叫声“吉利!”眉花眼笑。眼见这一窖黄金,无主之物那个不起贪心?这件又不是难得的?今人见一只恶犬走来,心头也唬一跳;况一个大虫,不怖畏,便是吕纯阳祖师,舍得喂虎,也只好是这般了。
再说买绢这一小节,你看如今做买做卖的,讨得一分便宜,几自欢喜。乎日间,冤枉他一言半字,便要赡神罚咒,那个肯重叠还价?随他天大冤枉加来,付之不理;脱去衣裳绝无吝色;不是眼孔十二分大,怎容得人如此?
又如父母生了恶疾,子孙在床前服事,若不是足色孝顺的,口中虽不说,心下未免憎嫌。何况路旁乞食之人,那解衣推食,又算做小事了?结未来,两遍投崖,是信得师父十分真切,虽死不悔。
这七件都试过,才见得赵升七情上,一毫不曾粘带,俗气尽除,方可人道。正是道意坚时尘趣少,俗情断处法缘生。
闲话休题了。真人见升、长二人,道心坚固,乃将生平所得秘诀,细细指授。如此三日三夜,二人尽得其妙。
真人乃飞身上崖,二人从之,重归旧舍。
诸弟子相见,惊悼不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