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迹挞没了。
正是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
光陰茬苗,不觉春去秋来。赵升奉真人之命,担了樵斧,去山后砍柴。偶然砍倒一株枯松,去得力大,唿喇一声,松根进起。赵升将双手拔起松根,看时,下面显出黄灿灿的一窖金子。
忽听得空中有人云“天赐赵升。”
赵升想道“我出家之人,要这黄金何用?况且无功,岂可贪天之赐?”
便将山土掩覆。收拾了柴担,觉得身子困倦,靠石而坐,少憩片时。忽然狂风大作,山凹里跳出三只黄斑老虎。
赵升安坐不动,那一只虎攒着赵升,咬他的衣服,只不伤身。
赵升然不惧,颜色不变,谓虎曰“我赵升生平不作昧心之事,今弃家人道,不远千里,来寻明师,求长生不死之路。若前世欠你宿债,今生合供你啖嚼,不敢畏避;如其不然,便可速去,休在此篙恼人。”
一虎闻听此言,皆弭耳低头而去。
赵升曰“此必山神道来试我者。死生育命,吾何惧哉!”当日荷柴而归,也不对同辈说知见金、逢虎之事。
又一日,真人分付赵升往市上买绢十匹。
赵升还值己毕,取绢而归。行至中途,忽闻背后有人叫喊云“劫绢贼慢走!”赵升回头看时,乃是卖绢主人,飞奔而来,一把扯住赵升,说道“绢价一些未还,如何将我绢去?好好还我,万事体!”
赵升也不争辨,但念“此绢乃吾师欲用之物,若还了他,如何回覆师父?”便脱下貉袭与绢主,准其绢价。绢主尚嫌其少,又脱锦袄与之,绢主方去。赵升持绢献上真人。
真人间道“你身上衣服,何处去了?”
赵升道“偶然病热,不曾穿得。”
真人叹曰“不吝己财,不谈人过,真难及也。”
乃将布袍一件,赐与赵升,赵升欣然穿之。
又一日,赵升和同辈在田间收谷,忽见路旁一人,仰头乞食,衣裳破敝、面目尘垢,身体疮脓,臭秽可憎;两脚皆烂,不能行走。同辈人人掩鼻,叱喝他去。
赵升心中独怀不忍,乃扶他坐于茅屋之内,问其疾苦。将自己饭食,省与他吃。又烧下一桶热汤,督他洗涤臭秽。
那人又说身上寒冷,需要预求一衣。赵升解开布袍,卸下里衣一件,与之遮寒。夜间念他无倚,亲自作伴。到半夜,那人又叫呼要解。赵声闻呼,慌忙起身,扶他解手,又扶进来。日间省返食养他。常自半饥的过了,夜间用心照管。
如此十余日,没有倦怠。那人疮患将息渐好,忽然不辞而去。赵升也吴怨心。
后人有诗赞曰逢人患难要施仁,望报之时亦小人。不吝施仁不望报,分明天地布阳春。
时值初夏,真人一日会集诸弟子,同登天柱峰绝顶。那天柱峰,在鹤鸣山之左。三面悬绝,其状如城。
真人引弟子于峰头下视,有一株桃树。傍生石壁,如人舒出一臂相似,下邻不测深渊。
那桃树上结下许多桃子,红得可爱。
真人谓诸弟子曰“有人能得此桃实,当告以至道之要。”
那时诸弟子除了王长、赵升外,共二百一十四人。皆临崖窥瞰,莫不股战流汗,连脚头也站不定。略看一看,慌忙退步,惟恐坠下。
只是一人,挺然而出,乃赵升也。
对众人曰“吾师命我取桃,必此桃有可得之理;且圣师在此,鬼神呵护,必不使我死于深谷之中。”乃看准了桃树之处,拥身望下便跳。有这等异事,那一跳不歪不斜,不上不下,两脚分开,刚刚的垮于桃树之上,将桃实忽意采摘。遥望石壁上面,悬绝二三丈,四旁又无攀缘,无从爬上,乃以所摘桃子,向上抛去。
真人用手一一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