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人如玉(3 / 5)

玄溪旧事 二月杏 9841 字 2019-10-14

司理道“一分酒醉,十分心醉。”

司户道“一分醉酒,十分醉德。”

大家都笑起来,重来筵上,是曰尽欢而散。

过了数日,单司户置酒,专请郑司理答席,也唤杨玉一名答应。杨玉先到,单司户不复与狎呢,遂正色问曰“汝前日有言,为小民妇,亦所甘心。我今丧偶,未有正室,汝肯相随我乎?”

杨玉含泪答道“积棘岂堪凤凰所栖,若恩官可怜,得蒙收录,使得备巾栉之列,丰衣足食,不用送往迎来,固妾所愿也。但恐他日新孺人性严,不能相容,然妻自当含忍,万一征色发声,妾情愿持斋佞佛,终身独宿,以报思官之德耳。”

司户闻言,不觉掺然,方知其厌恶风尘,出于至诚,非斑语也。少停,郑司理到来,见杨玉泪痕未干,戏道“古人云乐极生悲,信有之乎?”

杨玉敛敛答道“忱从中来,不可断绝耳!”

单司户将杨玉立志从良说话,向郑司理说了。郑司理道“足下若有此心,下官亦愿效一臂。”

这一日,饮酒无话。

席散后,单司户在灯下修成家书一封,书中备言岳丈邢知县家受祸,春娘流落为娼,厌恶风尘,志向可悯。男情愿复联旧约,不以良贱为嫌。单公拆书观看大惊,随即请邢四承务到来,商议此事,两家各伤感不己。四承务要亲往州主张亲事;教单公致书于太守求为春娘脱籍。

单公写书,付与四承务收讫,四承务作别而行。不一日,来到州,径入司户衙中相见,道其来历。

单司户先与郑司理说知其事,司理一力撺掇,道“谚云贾易交,富易妻。今足下甘娶风尘之女,不以存亡易心,虽古人高义,不是过也。”遂同司户到太守处,将情节告诉;单司户把父亲书札呈上。

太守着了,道“此美事也,敢不奉命?”

次日,四承务具状告府,求为释贱归良,以续旧婚事,太守当面批准了。

候至曰中,还不见发下文牒。单司户疑有他变,密位人打探消息。见厨司正在忙乱,安排筵席。

司户猜道“此酒为何而设?岂欲与杨玉举离别觞耶?事己至此,只索听之。”

少顷,果召杨玉抵候,席司只请通判一人。酒至三巡,食供两套。太守唤杨玉近前,将司户愿续旧婚,及邢样所告脱籍之事,一一说了。

杨玉拜谢道“妾一身生死荣辱,赖恩官提拔。”

太守道“汝今日尚在乐籍,明日即为县君,将何以报我之德?”

杨玉答道“恩官拔人于火宅之中,陰德如山,妾惟有曰夕吁天,愿恩官子孙富贾而己。”

太守叹道“丽色佳音,不可复得。”

不觉前起抱持杨玉说道“汝必有以报我。”

那通判是个正直之人,见太守发狂,便离席起立,正色发作道“既司户有宿约,便是孺人,我等惧有同僚叔嫂之谊。君子进退当以礼,不可苟且,以伤雅道。”

太守足叔足昔谢道“老夫不能忘情,非判府之言,不知其为过也。今得罪于司户,当谢过以质耳。”乃令杨玉入内宅,与自己女眷相见。却教人召司理、司户二人,到后堂同席,直吃到天明方散。

太守也不进衙,径坐早堂,便下文书与杨家翁、媪,教除去杨玉名字。杨翁、杨媪出其不意,号哭而来,拜着太守诉道“养女十余年,费尽心力。今既蒙明判,不敢抗拒。但愿一见而别,亦所甘心。”

太守道人传语杨玉。杨玉立在后堂,隔屏对翁、媪说道“我夫妻重会,也是好事!我虽承汝十年抚养之恩,然所得金帛己多,亦足为汝养老之计。从此永诀,休得相念。”

媪几自号哭不止,太守喝退了杨翁、杨媪。当时差州司人从,自宅堂中掐出杨玉,径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