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观夫妻的忠贞节烈,将他们的遗体安葬于枞阳连城的北鹿山,并建黄公祠于山巅。
黄观夫妻遗体还未安葬,黄公祠尚未建好之时,传说,一天晚上,,将庙宇之栋梁建筑及黄观夫妻女儿遗体吹飞向北面高山之巅。高山,曾经的五华山,连城第一高山,黄观是想在高山之巅看着他热爱的大明江山。枞阳的商儒百姓顺应了天意,遂建黄公祠于高山之巅。
岩壑锦秀,松杉竹木杂其间。山顶开阔境内黄公祠祠宇三进,一进大殿,二进供黄观塑像,三进立有黄观夫人翁氏和两女儿神象。祠前明清两朝敕封石刻,当地商儒百姓捐赠石刻。山岗翠竹松树摇曳,茶园碧色青茶清香,水塘微风涟漪,古井叠石深苔,那一棵桂花树历几百年风雨,等待着八月的桂香。
从雨坛街汪家祠上山,山石路直上半山峰前,小路入竹林,绕茶园,平冈、徒坡、峭崖,从峰岭左转向一处开阔,右转山坡,一片杉林处继续向前,竹林深处几块岩石豁口,平冈之上几栋旧屋,一株桂花树硕大的枝杆,绿叶如华盖般倾洒。坡上野蔷薇红艳着春天,我知道这里便是黄公山顶,黄公祠的所在了。
黄公祠不复存在,旧址上遗落着许许多多的历史,那些黄公山下的好心人将散落的石块,碑刻叠加起几方供案,搭起简易的雨棚,供着黄观和黄观妻子翁氏及女儿的塑像。我默默地拜了几拜,没有移动观看那些碑刻的文字。在祠后山冈的茶园,遇见几个当地的采茶人,我问起了清朝宰相桐城张廷玉曾经题的“神林永禁”碑刻,
犹记得黄公山上的黄公祠,名人碑刻也是很多的,在一本早已失落的书中,黄公山封为了神山,状元山,黄公山上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都是对黄观夫妻忠贞节烈的敬仰!张廷玉将“神林永禁”四个大字刻在了面向长江的山崖上。那几个采茶的人异口同声地说“那几个大字还在,只是柴草太深,路不好走了。”
没有看到“神林永禁”,带着遗憾下山,那些黄公山景点的故事,那照妖镜的传说,在我的思维里也成了淡淡的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