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心。
说着说着,忽必烈忽然岔了句题外话,问道:“本汗记得,是聪书记引荐你到本汗的潜邸?”
而在两都,大元重臣们所关心的却还只是皇位,甚至是想要谋反。
明明就是一句平平淡淡的话,那强大的气场压过来,却使得张易透不过气。
“大汗,张指挥使回来了。”帐外有士卒低声道。
“大汗,查出来了,张易今日见了燕京路控鹰卫总管张雄飞,除此之外也许还有别人。”
张易努力维持着心神的镇定,舔了舔嘴唇,道:“臣确实还有事禀奏陛下。据传,伯颜已经上表,请燕王监国……”
不一会儿,张易进来,堪堪站定便迎上了忽必烈冷洌的目光,没来由的让人心中一颤。
李居寿便沉默下来,闭上眼,手里掐指一算,等心境平缓下来了,才开口道:“殿下当然是众望所归。”
他凝目看去,匣子中放的是史楫的人头。
李居寿深吸一口气,为这些人的大胆而心惊不已。
“陛下宽仁博大,实百官之福,万民之福。”
说着这些的时候,张易偷眼观察着忽必烈的脸色,发现其脸色中依旧透着股不满,像是在嫌他还不够坦诚。
箭矢射倒了一名控鹰卫的探子。
于是他只好继续往下说,说到尚文倡议真金继位。
忽必烈终于开口,道:“如果只是如此,本汗都可以体谅。这都是李瑕的奸计,让朝臣们以为本汗已经死了。”
入夜,李居寿准备妥当,便亲自入宫求见,称是要为监国太子殿下祈福。
蒙军士卒们继续大喝,半点不留情面。
在帐中几名怯薛士卒的注视之下,张易转身出了大帐。
张易不明白忽必烈为什么说这些,他在沙漠里拼死拼活将忽必烈救出来之时,尚且没有这些追忆。
“我们想请真人劝一劝殿下。”尚文道:“金莲川幕府老臣们虽然也支持殿下,但对陛下忠心耿耿,不可能同意这个计划。而我在殿下眼中只怕已成为为了从龙之功而不择手段之人。唯有真人在殿下面前说话有份量。”
在燕京城外军营中一座小小的帐篷中,忽必烈坐在那,低声自语着。
张易叹了一口气,庆幸自己方才没有听白华的建议行大逆不道之事。
“顺着查下去,凡涉及谋逆者,一律诛杀。”忽必烈吩咐道。
“臣……”
一柱香的时辰之后,张易的人头被人捧着,送到了忽必烈的面前。
一支箭矢射穿了张易的脖颈,封住了他那些赤胆忠心的话语。
“我忠于陛下,赤心可鉴!”
苏志道又劝道:“真人该知,我们是为了殿下好。当前之局势,退则必死,进则……汉制复兴,大元强盛。”
李居寿眉毛一挑,手里的抚尘差点落在地上,不安地四下看了一眼,将声音压到最低。
“陛下!我要见陛下……”
“白公说,张易未必会答应。或者答应了也未必做得成,如果殿下能同意再派一支精锐南下,事情便能更让人放心些。”
大蒙古国也好,大元也罢,自铁木真崛起于漠北,这个强国从来没有陷入过如此风雨飘摇的境地。
忽必烈一边听着,有人已打开了一个匣子。
“是,臣这就去招来。”
李居寿终于被说动了。
还在嘱咐,周遭忽有马蹄声响起。
之后他开始布置兵力,准备返回燕京。
“我是控鹰卫指挥使张易,自陛下于潜邸时便入幕府,孤身将陛下自沙漠之中背出,忠义之心,天日可鉴!若有误会,可于御前禀明。”
“这些,是谁告诉你的?”忽必烈问道。
张易抬头看去,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