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请荀夫子,为秦王赞冠
“在下棋艺不精,就不献丑了。”
对于荀子的邀请,若换作常人,恐怕会有些受宠若惊。
虽然荀子在儒家怼天怼地怼空气,在儒家内声名狼藉,但荀子的学问和本事,饶是那些被荀子那本《非十二子》骂作贱儒的儒家各派也不得不佩服。
只是,张机有自知之明。
以他的棋艺,娱乐局欺负欺负外行人还行,但面对内行人……尤其是荀子这种境界达到足以左右互搏的棋艺高手,无异于自取其辱。
而面对张机的拒绝,荀子却有几分不满。
“年纪轻轻,明知不敌也该奋勇向前,为何退缩?”
言罢,也不顾张机的意见,将棋盘上的棋子一颗颗收回棋篓,示意张机先手。
张机苦笑一声,荀子都这样了,他再拒绝多少有些不尊重人了,只得落下一子。
金角银边草肚皮,很平平无奇的一子。
但无论是哪种情况,能让当年同样喜好棋道的张仪收藏起来的失传棋谱,绝非凡品,所以饶是以荀夫子平静止水的心性,也不由因张机口中的失传棋谱而掀起几分波澜。
但这并非是荀子的迂腐,而是时代的局限性。
仪表堂堂,气度不凡。
“我想请荀夫子,为秦王赞冠。”
荀子一怔,探入棋篓的手顿了顿,蹙眉看向张机,见张机不似说笑,迟疑道:“你让老夫当秦王的赞冠?”
张机的目光紧盯着荀子的面容,观察着他的神情。
见此,张机嘴角微微弯起。
荀子没有说什么,只是落下一子,而后轻抚着胡须,打量着张机。
“你意如何?”荀子眯了眯眼,看向了面前的这个年轻人。
“要建立万世太平!”
荀子是个棋痴,这一点毫无疑问。
被荀子戳破的张机也没有露出尴尬的神色,落下一子,赞叹道:“荀夫子不愧是儒家当代宗师,果然慧眼。”
天下乱了几百年,没有人思考过统一天下的事情。
荀子有些哭笑不得,这哪里是他的身份和地位配不配得上担任嬴政的赞冠的事情,张机却在这里混淆概念。
俊朗的仪表自然使得荀子对于张机多了几分好感。
有的谈!
见荀子没有直接拒绝,张机便知道荀子并非有多抵触秦国。
“天下乱得太久了,该让战火平息了。”
“王上曾与我诉说自己的梦想。”
而对于棋痴来说,最能吸引他们的,除了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那便是棋谱。
荀子沉默了,即便是以他的眼界,也不由为嬴政的这个梦想所震撼。
只是,荀子若是为嬴政赞冠,那么便会和嬴政绑定起来。无论他如何解释,如何举动,世人都会将他的举动联想到秦国的利益。
这一点,还是当初和韩非闲聊时听韩非提起的。
这是荀子见到张机以后的第一印象。
而历来赞冠都是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以荀子的声望、地位,绝对担得起德高望重四个字。
昭襄王时,荀子曾入秦,虽然对秦国重视刑法吏治,轻视仁德士君子的方略不以为然,谓之“县之以王者之功名,则倜倜然其不及远矣”,但也对秦国政治予以肯定,说“秦四世有胜,数也,非幸也”,对秦国一片欣欣向荣的发展感到赞叹。
自从性本之争落败后,荀子便退出了齐国的稷下学宫,转而去了桑海小城建立了小圣贤庄,教书育人,接连收了不少弟子,而闲暇时便一心痴迷于棋道。
“不过,虽然在下棋艺不精无法陪荀夫子解闷,但当年先祖张子曾收集了不少棋谱,若是荀夫子感兴趣……”
再者,天地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