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剧变(九)(2 / 3)

军事进步方面的努力。

“顺国自己作死,算是天灾,没有办法的。”提到顺国,刘厚非脸上也是一片愁容,显然这个国家在最近几个月内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烦恼,以至于头上白发都生了几根了。

“其实,换位思考的话,人家也是为了生存,也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而战。这个国家,夹在清国和明国之间,国土狭长,两面受敌,几乎没太多战略纵深。因此他们大概做梦都想吞并云贵两广,给自己的国家增添一点战略后方吧。这个是关乎顺国存亡的大战略、大利益,难怪他们宁愿顶着我们的制裁也要干了,这次明国内乱对他们而言确实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姜云帆给刘厚非点了一根烟,然后说道“其实现在也该想想怎么办了?顺国看样子是不敢和我们撕破脸皮直接开战的,那么我们呢?真的愿意付出代价与顺国面开战吗?那样真的符合我们国家的利益吗?”

“但是不惩罚顺国也不像话啊!这次夺了滇黔桂三省,国土厚度几乎增加了一倍之多,人口、财富的增幅也相当之大。虽说短期内可能还要贴补一点进去,但从长期来看这是一粒大补丸,可以让顺国的经济、军事实力跃升一个层级。也许暂时还无法和清国相比,但差距已经没以前那么大了,更何况清国在西北地区还面临着极大的军事压力,这些都是对顺国有利的因素。”刘厚非狠抽了一口烟,有些不甘心地说道“我最恼火的是,这次顺国完不顾我们的警告,悍然发动征明战争,这是在挑衅我们的权威。如果这次不给他们一些实质性的惩罚,怕是以后人人效仿,我们在中国几十年的布局可能会在一夜之间垮塌,这个严重的后果无人能承担得起。”

的确,正如刘厚非刚才所言,这次顺国发动的征明战争实在是太不给东岸人面子了。东岸人想保留南明——即便是一个处于虚弱状态的南明——但顺国抓住清军在大漠和西北与噶尔丹对峙的有利时机,直接发动了灭亡明国的战争,这在刘厚非、廖得功、蓝飞等远东主要官员眼里自然是十分恶劣的行为,因此直接对他们采取了撤回经济援助、武器禁运、中断政治文化交流等措施,同时还在南方发动了闪电战,阻止了顺国进一步夺取广东的企图,让他们的收益最小化。

不过,仅凭这些,似乎还是很难让东岸人咽下那口气呢。他们思索着,该怎样才能进一步限制顺国,让其受到更严重的伤害,好挽回更多的面子。只不过事实可能让人有些难堪,东岸人数来数去,发现真的很难有更进一步的制裁措施了。总不能因此就和清国面改善关系,对他们进行援助吧?那样一无法获得国内一部分政治势力的同意,二也不符合整体的战略意图,因为目前看来清国势力还是强过大顺的,这样乱来只怕会弄巧成拙,最终让大顺政权陷入崩溃的境地。

所以啊,真的很难呢,这个哑巴亏也许只能捏着鼻子认了!长沙的李来亨看似骄横、暴躁,但其实是一个精明的君主,他看透了东岸人在中国大陆的战略意图,并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为顺国攫取了至关重要的利益。这次吞下了西南三省,只需要花个五六年时间好好整顿消化一下,以后东岸人可能就更难制衡顺国了,虽然这个国家的内部目前也不是铁板一块。

“刘队长,事已至此,这会再懊恼也是无用,还是想想该怎么善后吧?廉州、梧州那边看样子拿下来问题不大,是不是要长期固守呢?我建议是要守住的,梧州扼守两广枢纽,廉州控制着出海口,还可以交通越南,将影响力扩展到中南半岛上去,都非常重要。以前没这方面的计划便罢了,现在既然已经拿下,那么断没有理由放弃。刘队长,我觉得你可以与登莱的廖司令进行联络,最好再带上黑水的蓝主任、满蒙的陆队长,一起给本土打报告,申请在廉梧地区成立一个新的管区,为未来的战略支撑点。”姜云帆建议道“其实吧,我觉得拿下廉州、梧州,对顺国已经是一记闷棍了,足够